西江郡以梅花重,无愧梅花有此翁。
学到静边皆实地,仁常熟处更春风。
吏看判笔如神异,民拟生祠与佛同。
愿为八荒开寿域,欢声何但鲤城中。

【注释】

寿赵使君计院求仁先生:祝福赵使君和计院的求仁先生。

西江郡:今广西贺县一带。

梅花:即梅花岭,在贺州西南。

无愧梅花有此翁:此句意谓梅花岭上,有如此一位老人,他值得称许。

学到静边皆实地:学道之人,心静如水,一切虚妄都不存在。

仁常熟处更春风:指仁人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同春风吹拂,使人感到温暖。

吏看判笔如神异:官吏们认为他的批文如神仙一样神奇。

民拟生祠与佛同:百姓们希望为他建一个生祠或佛像。

八荒:四面八方。

开寿域:为天下人祝寿。

欢声:指民众的欢呼声。

鲤鱼城:贺州古称贺川,因有鲤鱼出没而得名。

【译文】

贺州西江郡以梅花岭而著称,梅花岭上的这位老人值得称许,他学道心静,不存虚妄,他的批文如神仙般神奇,令人赞叹不已。官吏们认为他的批文如神仙一样神奇,百姓们希望为他建一个生祠或佛像,并为之欢欣鼓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岭上那位老人的赞美。首联赞其品格,次联颂其学问,三联叹其德政,末联表其心愿。全诗虽只是赞美老人,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西江郡以梅花重,无愧梅花有此翁。”这一句是诗人对梅花岭老人品德的赞扬。梅花岭位于广西贺州西南,山峦起伏,林木葱郁,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素有“岭南第一胜地”之誉。这里的梅花四季长青,尤以冬春两季盛开的腊梅最为著名。因此,梅花岭便成了当地人民心中的一块净土。在这里隐居的老人,以梅花为友,过着淡泊名利、清贫自守的生活。他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于学问和道德修养。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境界,使他们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和精神领袖。

“学到静边皆实地”,这一句是对老人学识的赞美。这位老人虽然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但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如此地纯洁、高尚,没有任何世俗的杂念和贪欲。他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地宁静、平和,仿佛置身于一片净土之中。他的学问渊博,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对事物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他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仁常熟处更春风”,这一句是形容老人品德高尚如同春风拂面。这里的“常熟”指的是经常处于一种平和、稳定的状态,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而“春风”则是指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风,象征着生机勃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老人的品德就像春风一般,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他的善良和仁爱能够感染和改变周围的环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吏看判笔如神异”,这一句是对老人批文能力的高度赞扬。这里的“吏”指的是官吏们,他们常常需要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和案件。而“判笔”则是指法官的判决书,通常都是由他们来起草和签署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老人的判决书写得如此神妙绝伦,让人无法辨认真假。他的文笔犀利、有力,能够深刻剖析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他的判断准确无误,让人信服。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也反映了他对法律和社会公正的尊重和坚守。

“民拟生祠与佛同”,这一句是说民众希望为他建立生祠或佛像。这里的“民”指的是当地的百姓,他们常常关心着社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而“生祠”则是一种纪念和怀念某人的祠堂,通常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和品德而建立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老人的品德和贡献已经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们愿意为他献上最真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们希望能够将他永远留在人间,让世人永远记住他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愿望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和情感的寄托,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许和承诺。

“愿为八荒开寿域,欢声何但鲤城中”,这一句是说这位老人希望能够为所有人提供长寿的祝愿和快乐的声音。这里的“八荒”指的是整个世界,包括各个角落和各个方向。而“寿域”则是指长寿之地或长寿之地的祝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老人的祝愿不仅局限于一个地方或一群人,而是希望能惠及所有需要的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让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健康、长寿和幸福的生活。这种愿望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怀和理想,更是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期待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