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月 - 诗句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译文:
月亮 - 天空中的月亮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注释:

  1. 月 - 天空中的月亮
  2.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天空中的月亮是天上的眼睛,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天空中行走。
  3.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人们习惯于看到月亮的圆和缺,认为月亮的眼睛不是永恒的明亮。
  4.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他们以为只要月亮照射一天就变白一天,不必区分农历初一和十五的阴晴。
  5.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那些昏庸的人因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痛苦,就像苍蝇落在罂粟壳上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比喻,表达了对月亮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天空的眼睛,展现了月亮在夜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