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禅诵地,荒草夕阳台。
仪凤有谁识,游人独上来。
古桐阴覆井,丛竹笋穿苔。
千古几兴废,北风吹雁回。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内容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昔年禅诵地”,意思是:从前这里是僧人讲经诵经的地方,如今长满杂草;“荒草夕阳台”,意思是:野草覆盖了曾经的讲坛,夕阳下一片荒凉。这一句是说诗人当年游览过的凤凰台如今已经荒废。“仪凤有谁识,游人独上来”,意思是:仪凤山上还有谁能认识我呢?只有我来游览。这两句是说自己当年游览过凤凰台,而今天只能一个人独自上山。“古桐阴覆井,丛竹笋穿苔”,意思是:古时候这里就有梧桐树荫盖住一口井,周围长着许多竹子,竹子的嫩芽从地面穿过泥土冒出来。这一句写出了凤凰台的古老和幽静。“千古几兴废,北风吹雁回”,意思是:多少年来,这片土地经历了几次兴废,北风中传来大雁南飞的声音。这两句是说凤凰台经历了许多次兴废,现在只剩下空寂无人了。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凤凰台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沧桑、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及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感。
【答案】
译文:
昔日僧人讲诵的地方,如今长满了荒草,夕阳下的凤凰台上一片凄凉。
曾经有人能认得我吗?只有我一个人来到这凤凰台上。
古时这里有梧桐树荫盖住一口井,四周环绕着竹林,嫩竹的竹笋从土里钻出来。
这片土地经历多少次兴废,北风中传来大雁向南飞翔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临凤凰台时,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诗人在诗中感叹历史沧桑,世事变迁,表达了自己孤寂落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