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何年向此栽,孤根低倚佛楼台。
不嫌幽壑逢春晚,独在空庭立雪来。
一段精神肪玉润,数松掩映翠屏开。
知心藉尔岁寒友,每到花边不忍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看梅呈同游东阁清源
此树何年向此栽,孤根低倚佛楼台。
不嫌幽壑逢春晚,独在空庭立雪来。
一段精神肪玉润,数松掩映翠屏开。
知心藉尔岁寒友,每到花边不忍回。

注释:

  1. 看梅呈同游东阁清源:观看梅花并邀请同游者到东阁清泉之地欣赏。
  2. 此树何年向此栽:这棵树是什么时候种在这里的呢?表达了对树木种植时间的好奇。
  3. 孤根低倚佛楼台:这棵树孤零零地生长着,低矮地依附在佛楼之上,形容树木的孤独和顽强。
  4. 不嫌幽壑逢春晚:即使身处幽深的山谷中,也不嫌弃寒冷的春日,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5. 独在空庭立雪来:独自矗立在空旷的庭院中,迎接着飘落的雪花。
  6. 一段精神肪玉润:它展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风貌,如同玉石般细腻、温润。
  7. 数松掩映翠屏开:周围的松树相互掩映,形成了一道翠绿屏障,形容树木与环境相得益彰。
  8. 知心藉尔岁寒友:知道它是我理解你的朋友,就像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一样,经得起严寒考验。
  9. 每到花边不忍回:每次来到花旁,都不忍心离去,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高的梅花树,它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还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精神感动着观赏者。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梅花与佛楼、松树等自然景物相联系,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特性。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