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
荷气晓来迎露看,泉声雨后隔溪闻。
疏棂不碍松萝月,高柳时停鸥鹭群。
只恐此身闲未得,徵书催发暑如焚。
【注释】
题薛氏园:为薛氏园作诗。薛氏,指唐薛逢。薛逢(公元721—889年),字陶臣,蒲州河西人。唐代诗人。唐僖宗时宰相。大中四年登进士第,官终秘书监。有《樊川文集》三十卷。
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阁):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宛如一座天然的岛屿,山上有亭台楼阁,景色变幻无穷。
荷气晓来迎露看(香):荷花在早上迎着晨露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泉声雨后隔溪闻:雨水过后,泉水的声音从山谷中传来。
疏棂不碍松萝月(影):窗棂稀疏,不妨碍月光透过树枝照进室内。松萝,松树和萝藤交织在一起的枝叶,常用来形容枝叶繁茂的景象。
高柳时停鸥鹭群(翔):高高的柳树时常成为鸟儿停留的地方,成群的鸥鹭在空中飞翔。
只恐此身闲未得(意):担心自己没有官职做,不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徵书催发暑如焚:收到征召令,如同炎热的夏天一样让人感到煎熬不已。徵书,古代征召士兵或征用人员的诏书;发,派遣。
【赏析】
这是一首写薛氏园景色的五言律诗。《全唐诗》录存三首,题为“薛氏园”。这首诗写于公元853年(文宗开成八年)春,作者任监察御史出使东川节度使卢携幕下时作。
首联两句是描写薛氏园的自然风光:深山密林之中,云雾缭绕,仿佛一座孤岛;山上有亭台楼阁,景色随着高低变化而千姿百态。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薛氏园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两句描绘了薛氏园中的荷花盛开的情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荷叶上时,荷花便迎着晨露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雨过后,泉水的声音从山谷中传来。这两句既写出了荷花的娇美,也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颈联两句则是描写薛氏园内的树木与鸟兽:稀疏的窗棂不妨碍月光透过树枝照进室内;高高的柳树时常成为鸟儿停留的地方,成群的鸥鹭在空中飞翔。这两句既写出了薛氏园的宁静与和谐,也写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与感慨:担心自己没有官职做,不能实现心中的愿望;收到征召令,如同炎热的夏天一样让人感到煎熬不已。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薛氏园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薛氏园中的自然风光与官场生活的不同之处,也隐喻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