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陵谷变,遂见曲池平。
乔木只益老,储胥空复情。
废墀盈叠藓,颓榭迹微行。
桑霍为厚戒,千秋馀叹声。
【注解】
过丁晋公旧园:经过丁晋公(晋王)昔日的园林。
陵谷:《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有国于蜗之右角,角皆为寡人有。”《吕氏春秋·审为》:“夫山居而谷饮者,乐也就;游于四夷,运其目视、耳听、口尝、鼻嗅者,乐也便。”这里以陵谷比喻世事的变化。
曲池:曲折的水渠边的小池子。
乔木:高大的树木。益:更加。只:徒然。
储胥:储蓄财物的仓库或钱柜,这里指钱财。空复情:徒然地产生感情。
废墀:废弃了的台阶。叠藓:苔藓。颓榭:倒塌的亭台。迹微行:痕迹不明显。
桑霍:桑弘羊,西汉著名的理财家、经济家。这里是借桑弘羊来讽刺贪腐。厚戒:深重的警戒。
千秋馀叹声:千年之后仍可听到叹息的声音。余叹声:遗音哀调。
【译文】:
谁能想到世事变化无常,竟然看到曲折的小池已变成平地。
那些高耸的古树如今已经变得苍老,但仍然徒然地产生着贪财好利的感情。
废弃台阶上满是苔藓,倒塌的亭台上痕迹已经消失。
从桑弘羊身上应吸取深刻的教训,千万年之后仍可听到他的哀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写丁晋公的园林变废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
首联“陵谷”两句点出时世的变迁与人事的盛衰。“陵谷”一词,出自《庄子·则阳》,意为山丘与谷壑,用来比喻世事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诗经·小雅·正月》云:“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民有言:‘畜君何卒,得尚于尔,黍稷方华,既平既阜。’”诗人以“陵谷”喻世事之变化,暗含世事如梦,富贵易逝的寓意。“陵”,大的意思;“谷”,小的意思。此处“陵谷”二字意谓世事如大浪淘沙,一切皆在瞬间发生巨变。
颔联“乔木”两句,写丁晋公园林中的景物。“乔木”、“储胥”,分别指高大的树木和储存财物的仓库或钱柜。“只益”、“空复”均是徒然之意。“益”,增加;“复”,再;“空复”,徒然再起,指徒有虚名而无实际作用。“乔木”指高大的树木,“储胥”指存放钱财的地方。“空复情”,即徒然地产生感情。“只益老”,徒然地增加了岁月流逝的痕迹;“空复情”,徒然地产生了贪婪之情,都是徒然无用之意。这两句写尽了丁晋公园林的兴衰更替以及其中人物的得失成败,暗示了世事变化无常的道理。
颈联“废墀”两句,写废址上的台阶。“废墀”,废弃的台阶,“叠藓”指苔藓长满台阶上。“颓榭”,坍塌的亭台。“迹微行”,痕迹已经消失。“废”、“颓”都含有被废弃不用之意。“叠藓”,即苔藓长满了台阶,表明此地曾经热闹过,后来荒废无人问津。“迹微行”,则表示此地早已无人行走。此联描写景物,衬托出丁晋公园林的兴衰变迁,暗寓世事沧桑之感。
尾联“桑霍”两句,写桑弘羊的教训。“桑霍”,桑弘羊的典故。汉武帝时,桑弘羊为财政大臣,主张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实行盐铁官营,富国安民。然而他贪财好利,结果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贫困,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桑霍”即桑弘羊,是借指贪图私利之人。“厚戒”,深重的警告,告诫世人要珍惜财富,不要贪图私利。“千秋馀叹声”,意谓千年之后仍可听到人们的叹息之声。这是说丁晋公虽然曾一度权倾朝野,但其最终结局却是身败名裂,令人唏嘘不已。尾联以桑弘羊为例,警示世人要珍惜财富,不要贪图私利,以免身败名裂。同时,也表达了对丁晋公命运的惋惜与感叹。
这首诗通过咏叹丁晋公园林的兴衰变迁,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贪财好利之徒的警示。全诗情感深沉含蓄而又直抒胸臆,意境深远而又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