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池冻已消,泉落白鱼跳。
石浅喧鸣玉,沙虚没暗潮。
晚寒妨濯足,竟日欲平桥。
最爱临波柳,东风万万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春池冻已消,泉落白鱼跳。”意思是:春天的池塘冰层消融了,泉水流淌着发出声音,白鱼跃出水面跳跃。

“石浅喧鸣玉,沙虚没暗潮。”“喧”意为响,“鸣玉”比喻水声如玉器般清脆悦耳。“沙虚”指沙滩上的沙子被水淹没,“没”为没入的意思,“暗潮”即潮水。

“晚寒妨濯足,竟日欲平桥。”“晚寒”指天冷,“欲平桥”指想走过桥去。

“最爱临波柳,东风万万条。”“最爱”是最喜欢,“东风”指春风,“万万条”是说柳树多得很,数不清。

【答案】

译文:

春天解冻后的池塘上,泉水流动发出声音,白鱼跳出水面跳跃。

石头浅滩处水声如同击鼓一般响亮,沙滩上的沙子被水淹没而看不到了。

天气转寒,不想洗脚,只想穿过小桥。

最喜爱那临水的柳树,因为风大吹动,所以千万条枝条随风摆动。

赏析:

这是一首以写景见长的小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明季节,二句写出泉水的流动。第三句写沙滩,第四句写柳树。前三句都是写实,最后一句则由实及虚,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日景象,诗人抓住春天这个特定的时间,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画: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冰雪融化,溪流淙淙,泉水叮咚。

“石浅喧鸣玉”,这一句中,“喧”字用得极为贴切,写出了泉水流动的声音,形象生动。“玉”在这里也作动词使用,形容水声如玉器般的清脆悦耳。而“沙虚没暗潮”这句,则写出了水流过沙滩的情景,沙粒被水淹没,看不见沙粒,只听见水流的声音。

“晚寒妨濯足,竟日欲平桥。”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想要过桥却不想洗脚的心情。“晚寒”指的是天色已经晚了,而诗人并不急着回家,反而想要过桥,可见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欲平桥”则是他想要走过桥去,可能想要欣赏一下春日的景色或者是欣赏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最爱临波柳,东风万万条。”这一句中,“最爱”一词表明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之情,“东风”则是指春风。诗人之所以喜欢临水的柳树,是因为在春风的吹拂下,千万条枝条随风摆动,犹如绿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却把一个春天的画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