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前授启,桑谷遂兴商。
恭己朝无事,优贤礼亦庄。
那惊同轨至,方奏万年觞。
西望归云白,悠悠指帝乡。

【注释】

大行挽诗二首:指唐玄宗李隆基。大行,即皇帝的遗体。李隆基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去世。前,以前;桑谷,比喻凶险。商,商山四皓。恭己,指居处俭约。那惊,指震惊。同轨,诸侯国之间的交通线。奏,献酒。西望,指向西眺望。归云白,形容白云洁白如雪,比喻高风亮节。帝乡,天子所居之宫阙。

【赏析】

此为《全唐诗》中唯一存世的李隆基所作的挽诗,其内容和艺术价值都十分可观。

“讴歌前授启,桑谷遂兴商。”这两句说,从前玄宗李隆基受禅即位之前,先由张说作《命书》,然后才让张说起草禅位诏书,所以称张说为“桑谷”。而玄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因此有“始兴于商”之誉。

“恭己朝无事,优贤礼亦庄。”这两句说,玄宗虽然勤于政事,但并不劳神费心,他以恭谨自守,无欲则刚,故“无事”也。而对那些“贤人”,玄宗总是以礼相待,对他们很恭敬。

“那惊同轨至,方奏万年觞。”这句说,当各地诸侯王的使者到达长安时,玄宗总是以酒宴款待他们,并让他们观看自己演出的乐舞。当乐舞结束、宴会结束时,又为他们献上美酒,直到他们喝得烂醉为止。

“西望归云白,悠悠指帝乡。”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使者们乘着骏马奔驰而去后,诗人便站在高处,远眺西方。那朵朵白云像征人一样向东驰去,一直奔向故乡,诗人不禁感叹道:“啊!我的故乡该在哪里?”于是,诗人的视线便投向了遥远的京城长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玄宗李隆基驾崩后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谪在外,听到这一消息后,悲愤交集,遂写了这首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