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童迨耆老,仕郡至三公。
任重仍长道,材全信永终。
时推子房智,人识伯夷风。
存殁哀荣礼,千秋谁与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挽歌,用以哀悼他敬仰的杜祁公太师。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孤童迨耆老,仕郡至三公。
【注释】“孤童”指的是幼年时期,“迨耆老”则指年事已高。这里的“三公”是对杜祁公太师职位的描述,意为他在任内官至高位。

【译文】年少时便有志向,到了老年仍然担任重要职务,直至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如三公一般显赫。

任重仍长道,材全信永终。
【注释】“任重”表示承担的责任重大,“长道”意味着在仕途上能够走得很远。 “材全”是指才能全面,“信永终”则表示他的忠诚和正直将永远持续下去。

【译文】虽然责任重大,但依然能够行走于广阔的仕途之中,因为才能全面且忠心耿耿,所以能一直坚守到最终。

时推子房智,人识伯夷风。
【注释】“子房”指的是张良,西汉初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夷”则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以高尚的品质著称。 “智”与“风”分别表示智慧和品德。

【译文】当时人们推举他是像张良一样聪明的智者,也深知他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伯夷。

存殁哀荣礼,千秋谁与同。
【注释】“存殁”指的是活着的时候和去世之后,“哀荣礼”则是一种对逝者表示哀悼和尊敬的做法。 “千秋”指的是漫长的岁月,“谁与同”则是询问谁能与他一同享受这种荣耀或哀悼之情。

【译文】无论是生时还是死后,人们对他都有着深深的哀悼和尊敬,但在千秋万代的历史长河中,又有谁能与之共同享有这份荣誉和悲哀呢?

这首诗通过对杜祁公太师生平事迹的赞颂,表达了对其一生忠诚、智慧和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