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黄昏暮,秋声众叶喧。
濯烦天宇阔,流恶楚江浑。
蛙黾烦当道,鱼龙稍在门。
一樽聊自劝,还欲笑臧孙。
【注释】
《秋雨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的组诗。这四首诗描写了秋天雨天的景况,表现了作者对国运民生的关怀和忧愤,以及他与人民息息相通的深情。
“冷雨黄昏暮”,起笔点明时间:傍晚;点明天气:雨;用“冷”字,突出秋雨的特点,即冷、凄寒。
“秋声众叶喧”,写秋雨落木之声,使万木萧瑟,一片肃杀,令人感到秋气逼人。
“濯烦天宇阔”,以“濯烦”形容秋雨洗刷万物之态;“流恶楚江浑”,以楚江比喻长江,说秋雨使长江水混浊不清,暗喻安史叛军的暴行污秽了中原大地。
“蛙黾烦当道,鱼龙稍在门”,写秋雨使蛙黾受扰,鱼龙不得安宁。青蛙、泥鳅、蛤蟆等小动物,在泥泞中生活,它们被雨打湿,行动不便,不能捕食,只好到泥坑里来,所以这里说“蛙黾烦当道”;而鲤鱼、鲫鱼等则因雨水涨潮,游到河门口,所以这里说“鱼龙稍在门”。“流恶楚江浑”,也用来比喻乱臣贼子横行,天下不得太平。
“一樽聊自劝,还欲笑臧孙”,意思是说:自己只有借喝酒来驱散愁闷了。但想到国家的前途未卜,百姓的疾苦难言,还是想笑一笑吧!“一樽”指酒,“笑臧孙”是引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臧文仲事。臧文仲为齐桓公执政期间的相国,曾作《孟尝君传》。文中有“孟尝君闻之,有喜色”“孟尝君曰:‘文种贤大夫也,孤不任。”的记载。臧文仲死后,齐哀公问其子臧孙曰:“孟夫子何如人也?”臧孙曰:“其为人也……其为人也……”齐哀公又问:“何若人也?”臧孙说:“夫臧孙,鲁之鄙家也,其为人之表也,莫若者也。”(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甫用此典故意谓:尽管国家处于动乱之中,但他仍想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并希望像臧文仲那样,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赏析】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的一组诗,共四首。第一首写秋雨之夜,第二首写秋雨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感受。这两首都是从不同角度写秋雨的,但都写得生动具体。第三和第四首是同题之作,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写秋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和感受。其中第三首主要写秋雨使蛙黾受扰,鱼龙不得安宁。第四首则是借酒浇愁,希望象春秋时期的名相臧文仲一样,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杜甫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组诗就是如此。《秋雨四首》的第一首写秋雨之夜,第二首写秋雨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感受。两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写秋雨的,但都写得生动具体。第三首主要写秋雨使蛙黾受扰,鱼龙不得安宁,第四首则是借酒浇愁,希望象春秋时期的名相臧文仲一样,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郁悲壮,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