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径茅庐不远城,归来松竹已秋声。
鄙人倦客方招隐,弱女非男亦慰情。
薄愿自甘随老圃,短才无用至名卿。
闾里相见成幽熟,他日禽鱼尚不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还家” - 返回家中。
  2. “草径茅庐不远城” - 回家的小路和简陋的茅屋就在不远的城镇之外。
  3. “归来松竹已秋声” - 回到家乡后,松树和竹子已经发出秋天的声音。
  4. “鄙人倦客方招隐” - 我作为一个厌倦世俗的人,正在寻找隐居的地方。
  5. “弱女非男亦慰情” - 即使是女儿(女性)也足以让我感到安慰,因为她并不需要男性来满足情感需求。
  6. “薄愿自甘随老圃” - 我的愿望只是能够像老农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7. “短才无用至名卿” - 我的才能不足,无法成为显赫的官员或名人。
  8. “闾里相见成幽熟” - 邻里之间相互认识,彼此了解得已经很熟悉。
  9. “他日禽鱼尚不惊” - 即使将来有鸟鱼出现,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注释:

  • 草径茅庐不远城: 小路上是简陋的茅草房,距离城市的边界并不遥远。
  • 归来松竹已秋声: 归来时,松树和竹子似乎在宣告秋天的到来。
  • 鄙人倦客方招隐: 我作为一个厌倦了世俗生活的人,现在正寻求一个隐居的地方。
  • 弱女非男亦慰情: 即使是女孩也可以给予我慰藉,因为她们不需要依靠男性就能独立生活。
  • 薄愿自甘随老圃: 我的志向很简单,只希望能够像老农那样过一种平静的生活。
  • 短才无用至名卿: 我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够,无法成为著名的官员或名人。
  • 闾里相见成幽熟: 邻里之间互相认识,相处得很融洽。
  • 他日禽鱼尚不惊: 即使未来有飞鸟游鱼的出现,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世俗世界的淡漠以及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弱女”一词体现了诗人对女性角色的尊重和理解,认为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和情感体验。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平和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