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
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
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
才馀数十丈,尚足令人骇。
寄言诤毕人,努力事机械。
何当大荒野,与尔竞行迈。

【注释】

  1. 龙伯:传说中的海神名。
  2. 钓鳌:传说中,东海有条巨鳌,能吞食日月,龙伯钓之。
  3. 连六方:形容海潮涌起的浪花像六方形一样。
  4. 形躯仍眚杀:身体被潮水冲刷,依然受到伤害。
  5. 诤毕人:指努力做事的人。
  6. 大荒野:指广阔的荒漠之地。
  7. 竞行迈:竞相追逐前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海上钓鱼时所作的杂诗。诗人以海神龙伯为主角,借龙伯钓鳌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一、二句,写龙伯钓鳌时的威势和快乐。“连六方”即“吞吐八荒”,形容海浪汹涌澎湃,气势非凡。“自快”即“自娱”,“自乐”。“龙伯”,即海神。《山海经.海内经》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名曰(窫窳),其状如马,名曰(驳)。”郭璞注云:“海神曰龙伯。”《淮南子.览冥训》云:“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游泳。”又云:“龙伯之渊。”可见龙伯为海神之名也。《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成玄英疏云:“海神龙伯,吞吐八荒;巨鳌吞日,遂为三足。”此二句即由此化出。“连六方”,谓海浪滔天,声势浩大。“自快”即自得其乐,自在其乐。
    三、四句,写龙伯因贪饵而被上帝惩罚的事。“事缘贪饵起”承上句而来。“土疆”指陆地。《左传.宣公十五年》:“郑伯始朝于楚,楚子问之曰:‘君何为至于敝邑?”对曰:“愿乞盟,无辱寡君。’‘对曰:‘晋、楚将平,诸侯无事。……寡君若在敝邑,幸亦无所失志。‘‘曰:‘晋国、楚国将平,诸侯无事。……寡君若在敝国,社稷必危。‘‘曰:‘大夫朝夕纳诲,曰:‘祸将作矣,尚可待乎?……’‘曰:‘君盍筑台以为君计?”‘曰:‘寡君寝疾,不适意,不能事君,为是举修筑。‘‘曰:‘君既不能事诸侯而又不能事君,何以在位?……’‘曰:‘君有宝器焉,以为国之镇安,……’”此即所谓“土疆日侵削”。而“形躯仍眚杀”,谓形体虽存而性命已丧。“才余数十丈”,谓仅剩几十丈之身。“犹足以骇人”,谓尚足以令人震惊。此四句乃承上文而发,言龙伯因贪饵而为上帝所罚。这四句皆从“贪饵而起”,所以用字极省净。
    五、六两句,写龙伯死后,人们奋力追求机械。“寄言诤毕人”,即劝诫那些努力做事的人。“诤毕”犹言“竭尽”、“尽力”。末句与首句相应,谓龙伯死后,人们奋力追逐,希望有所作为,但结果如何,则无人知晓。《史记·封禅书》引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云:“故世尝称非子之功,以比彭祖,至今贤之,况其力行节操,为天下仪表耶!……今世俗之人则不然,多毁伤于国体、贤者之誉,多贼毁于圣德、孝子之行,多疑妒于长兄、贤兄弟之言,岂如今日之论乎?是以众人莫肯为非,含诟苟容以避诽谤,宽慰求容以避罪害,蒙死亡之祸,受刑戮之诛,以毁誉为利害者也。”这里所说与本诗末二句意思相近。
    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语简而义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