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葛稚川,求为勾漏令。
丹砂颇易得,罗浮聚仙圣。
穷荒非人情,适己自无竞。
千岁若须臾,斯人已辽夐。
忽闻惠州守,修旧有佳政。
涨泉作丰湖,百顷湛明镜。
芰荷争秀发,鱼鸟恣潜泳。
新畴日已多,耕者乐其盛。
高斋面空阔,写影穷绿净。
长啸来清风,炎蒸亦无病。
勤忧本劭农,爽豁赖怡性。
宁须学神仙,岂必谢朝请。
明珠还合浦,夙昔人相庆。
君有近郭田,足继甘棠咏。
【注释】
①葛稚川:葛洪,字稚川,东晋时道教著名人物。
②勾漏令:古县名,在今广东新会南境,以出产丹砂而闻名。
③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西郊,传说为黄帝炼丹之地。
④竞:争。 ⑤千岁若须臾:意谓时间短暂,一瞬之间即已千年。
⑥斯人:此人,指诗人自己。
⑦佳政:美政。
⑧涨泉:泉水。 ⑨芰(jì)荷:菱叶荷花。
⑩恣:任凭。 ⑪绿净:水波荡漾的湖面。
⑫长啸:放声长啸。 ⑬炎蒸:炎热。
⑭劭农:好农事。 ⑮谢朝请:辞谢朝廷的宾客之职。
⑯合浦:汉代郡名,治所在今广东合浦县。传说汉武帝曾将明珠沉入海中,使珠不沉没,后有人从海底捞起,献给武帝。
⑰近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
⑱甘棠:古树名,又称“召棠”,传说周文公死后,其魂化为棠树,后人怀念他,常在树下作歌以纪念。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述惠州丰湖的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归隐山林的愿望。
开头两句写葛洪求为勾漏令之事。勾漏令,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葛洪年轻时曾求为勾漏令,但未能如愿。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志向。
三、四句写罗浮山的仙圣聚居情况。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新丰县西北,因山上多仙家而得名。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美景,令人陶醉其中。
五、六句写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看法。他认为,穷荒之地并非人人所能适应,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无竞争地生存下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七、八句写惠州守的优良政令给百姓带来的益处。惠州守修旧有佳政,使得丰湖成为一片良田沃野,百顷明镜般地映照着蓝天碧水。这里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九、十句写丰湖周围的自然景观。荷叶翠绿,荷花盛开;鱼儿在水中畅游自如,鸟儿在天空自由翱翔。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十一至十四句写诗人对于农事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他站在高高的房舍前面,眺望着远处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认为勤劳的人应该受到尊重和赞扬,而不是羡慕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十五至二十句写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追求神仙般的长生不老,而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因此,他并不需要去学习神仙们的生活方式,也无需谢绝朝廷的宾客之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珍珠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近邻土地的珍视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