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鬼神颇虚无,触事生惨戚。
儿童戏相惊,庭有玄冠客。
夜久待不来,微风动松柏。

夏夜月中

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鬼神颇虚无,触事生惨戚。

儿童戏相惊,庭有玄冠客。

夜久待不来,微风动松柏。

翻译:
夏夜月光中
寂静的夜晚,各种声音都收了声,只有南轩空无一物,显得异常宁静。
繁星点点犹如文房四宝,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天空,如同镶嵌着星星的玉璧。
流萤飞舞,急切地照亮周围,露珠晶莹,已经滴落满地。
鬼神似乎不存在,但每一件事物都让人感到悲伤和恐惧。
儿童们互相惊吓,庭院里有位穿着黑色帽子的人。
夜晚很长,他却没有来,只听到微风吹过松树和柏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月中的宁静景象以及其中的悲哀和恐惧情绪。首句“夏夜月中”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四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这个月夜的宁静与美丽。星星、初月、流萤和露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两句“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则将这种美好推向了一种极致,仿佛整个宇宙都被这美好的景致所吸引。然而,随后的一句“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却突然打破了这种美好,流萤的出现让夜晚的美丽开始变得短暂和不真实,露水滴落的声音也增添了一丝凄凉。

接着两句“鬼神颇虚无,触事生惨戚”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认为周围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实际上充满了虚无和恐惧。这种感受在他的诗歌中并不少见,它们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儿童戏相惊,庭有玄冠客”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高潮。儿童们的玩耍让原本宁静的环境变得紧张起来,而一位穿着黑帽的神秘人物的出现更是让这种紧张感达到了顶点。这种紧张感不仅来自于环境的变化,更来自于诗人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这首诗以夏夜月中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悲伤的现实。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