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东方生,避世不避喧。
仍慕管夷吾,畏事复畏言。
外物不可期,高风难重论。
我辞金马门,君来西掖垣。
淮濒一相见,握手双泪痕。
矜我鬓雪多,岁月何崩奔。
默然念既往,所遇皆笼樊。
恨不值羽人,拂衣入桃源。
腰间银青绶,车上朱两轓。
专城自不恶,相思徒种萱。
【注释】:
- 东方生:即东方朔。东方朔,字公子端,汉武帝时人。避世不避喧:《史记·滑稽列传》载,朔初为太中大夫,武帝欲作乐府诗,令群臣诵之,而朔独取《易》“休征”,曰:“武”字当作“休”,“武”是“文”的休息,指文治武功。
- 管夷吾:管仲,名夷吾,齐国政治家、军事家,以善于理财著称。畏事复畏言:指管仲虽善于处理国家大事,但害怕直言。
- 高风难重论:高尚的品德难以重新评价,因为时代变迁,人物评价标准不同。
- 我辞金马门:金马门,汉宫门名,这里代指皇宫。西掖垣:皇宫的西墙。
- 淮濒一相见:在淮水岸边与孙巨源相遇。淮,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濒,靠近。
- 握手双泪痕:两人手牵手,泪痕斑斑。
- 矜我鬓雪多:我的头发白如雪。矜,自夸。
- 岁月何崩奔:时光荏苒,如同崩塌的云烟。何,多么。
- 默然念既往:默默地回想过去的事情。
- 所遇皆笼樊:所有遇见的都是束缚和困扰。
- 恨不值羽人:恨不能像神仙一般飞入桃园。
- 拂衣入桃源:穿上衣裳,进入桃花源。
- 银青绶:用银和青色丝线编成的绶带,是古代官员的冠饰。
- 车上朱两轓:车上用朱红涂饰的车轮。
- 专城自不恶:独自居住在一个城市并不觉得坏。
- 相思徒种萱:只能思念,徒增悲伤。
【赏析】:
此诗是苏轼与苏辙、孙巨源、刘莘老等人在广陵相聚后分别之作。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描绘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以及离别时的哀愁和无奈。诗中通过对比他们的才华和遭遇,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