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事颛臾,祸起萧墙内。
秦皇筑长城,灭国乃胡亥。
蒙公不正谏,地脉岂其罪。
战国尚权谋,阿谀彼何怪。
亲为圣人徒,鄙陋曾莫解。
龟玉毁椟中,危颠竟谁赖。
鸣鼓讵可攻,菹醢死无悔。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季孙肥
- 注释:季孙,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大夫。肥,可能是他的字或者别称。
- 译文:季孙是一个肥胖的人。
2. 季孙事颛臾,祸起萧墙内
- 注释:颛臾(zhuānyú),古代小国名,位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一带。萧墙,指代内廷,即王室内部或自己的住所,常用来形容家庭内的纷争或祸患从内部开始。
- 译文:季孙因为处理颛臾的事情,祸事从自己家中的内庭开始。
3. 秦皇筑长城,灭国乃胡亥
- 注释:秦皇,秦始皇,即嬴政。长城,指的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长城。胡亥,秦始皇的儿子,后来成为秦朝二世皇帝。
- 译文:秦始皇修筑长城,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是他的儿子胡亥。
4. 蒙公不正谏,地脉岂其罪
- 注释:蒙公,可能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大臣魏无忌。不正谏,没有公正的劝谏。地脉,比喻国家的根基和命运。
- 译文:魏国的大臣没有公正地劝谏君王,难道这是国家命运的过错吗?
5. 战国尚权谋,阿谀彼何怪
- 注释:权谋,策略与智谋。阿谀,谄媚奉承。
- 译文:在战国时代,人们崇尚权谋策略,谄媚奉承这种行为并不奇怪。
6. 亲为圣人徒,鄙陋曾莫解
- 注释:亲,这里指君主。圣人徒,意为追随圣人的人。鄙陋,形容浅薄无知;曾,副词,表示程度深。
- 译文:君主亲近那些追随圣人的人,却不知道这些浅薄无知的人。
7. 龟玉毁椟中,危颠竟谁赖
- 注释:龟玉毁椟中,意指珍贵的事物被收藏在盒子里而未被人发掘或使用。危颠,比喻危险、不稳定的状态。
- 译文:珍贵的乌龟宝玉被藏在盒子里,当它们面临危险时又有谁能依赖呢?
8. 鸣鼓讵可攻,菹醢死无悔
- 注释:鸣鼓,指敲鼓号召。菹醢(zū hǎi),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将肉切成块状,用酱汁煮熟后食用。
- 译文:即使敲钟召集士兵也难以进攻,一旦被杀头就毫无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