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
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
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江南田家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
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
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也泛指中国南方。
- 树秧:栽种秧苗。
- 何晏: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以才华著称,但性格骄纵。
- 霖雨:长时间的降雨。
- 官家:指政府或官府。
- 赀:资财。
- 赀为郎:以资财作为官职的条件。
- 闲事:闲暇时从事的活动。
【译文】
在江南的岸边种植水稻,只有到了六月份才开始栽秧。
我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如此匆忙?”是因为连续的雨水让农田受损吗?
官府并不关心农民,农民却因为贫困而更加辛苦劳作。
他们在泥泞的水田里努力工作,皮肤和指甲都生满了疮。
我不知道秋天能否收获,但还是有足够的粮食贡献给国库。
不如跟着商人去做生意,享受闲暇时的车船旅行。
朝廷虽然有很多贤能的人,但却只允许有钱的人成为官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民在炎热潮湿的六月开始插秧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官府不关心他们的疾苦的不满以及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诗中“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两句揭示了连年阴雨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困难。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感叹之中,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这表明他对于农民能否按时完成庄稼收获并贡献给国库表示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府不负责任态度的不满。
诗的最后两句“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表现了诗人对商人追求利益、忽视农业的态度的讽刺。他认为与其辛苦耕作,不如跟着商人做生意,享受悠闲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农民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矛盾。它不仅仅是对农民苦难的描写,更是对封建社会不公和官僚腐败的批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