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就枕日午眠,入春夜短常独然。
不嫌时世欲无觉,每为身谋私自怜。
梦为嘉鱼潜九渊,梦为飞鸟翔高天。
喜来寝觉了不辨,安知此兴非神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对应的关键词注释:
晚起
黄昏时分就枕休息,午后午睡入梦。
入春夜短常独眠,因为春天的到来,夜晚变得更短。
不嫌时世欲无觉,虽然对世事漠然置之,但内心却常常有感。
每为身谋私自怜,常常为自己考虑,暗自感到怜悯。
译文:
日暮时分就枕休息,午后小憩进入梦乡。
春天到来,夜晚变短,我常常独自入睡。
尽管对世间的事情漠不关心,心中却常感惆怅。
时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暗自感到悲伤和怜悯。
赏析:
本首诗通过写诗人在春天夜晚的独眠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与忧虑。诗中的“不嫌时世欲无觉,每为身谋私自怜”反映了诗人虽身处纷扰的世界,却常常思考个人的命运和未来,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清醒与独立,也透露出其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睡画面,而后半段则转折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喜来寝觉了不辨,安知此兴非神仙。”表达了诗人对于梦中所经历的种种美好景象(如鱼潜九渊、鸟翔高天)的向往,认为这些梦境中的美好场景可能代表着神仙的境界。这种想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写,折射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更是一首诗歌中蕴含哲理的作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