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年侵耕作苦,官田税多不敢住。
身携儿孙事渔钓,编竹为家寄江浦。
朝寻菱芡逗烟水,暮饭鱼虾宿风雨。
人生如此亦自由,何用车马称公侯。
【注释】
- 老翁:指诗人自己。侵:迫近,这里指年岁渐高。耕苦:耕田劳作辛苦。
- 官田:指公家的土地,即官府所辖的田地。税多:赋税繁重。不敢住:不敢久居。
- 儿孙:子女和孙子。事渔钓:从事渔业和垂钓活动。编竹为家:用竹子编成篱笆作为住所。寄江浦:寄托在长江之滨。
- 菱芡:菱角和莲蓬。逗烟水:泛指江边景色。烟水:江上雾气笼罩的景象。
- 暮饭鱼虾:傍晚时吃些鱼虾之类的食物。餐风雨:以风为食。
- 人生如此亦自由:人活在世上,只要不追逐名利,也可以很自由。亦:也。
- 何用车马:何必追求车马之类的豪华。称公侯:与公侯相比。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一位老翁辛勤劳作、淡泊名利的隐逸生活。通过描绘老翁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的“老翁年侵耕作苦,官田税多不敢住”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老翁辛勤劳作的艰辛和对官场的畏惧。这里的“侵”字,形容老翁年岁渐高,但仍然坚持耕作,表现出他的勤劳和毅力。而“不敢住”则反映了他因官田税重而不愿久居的现状。这两句诗通过对老翁的描绘,引出了下文对他的隐居生活的赞赏。
“身携儿孙事渔钓,编竹为家寄江浦”两句,描述了老翁带着家人从事渔业和垂钓活动,并选择江滨之地作为居住之所。这里的“携儿孙”和“编竹为家”体现了老翁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而“寄江浦”则暗示了老翁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江水的依赖。
“朝寻菱芡逗烟水,暮饭鱼虾宿风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翁的日常生活。他在朝霞中寻找菱角和莲蓬,享受着宁静的自然风光;而在暮色中,他又品尝着美味的鱼虾晚餐,度过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两句诗通过对老翁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人生如此亦自由,何用车马称公侯”,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只要不追逐名利,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何用车马称公侯”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追求不屑一顾的态度。他宁愿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被名利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老翁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轻视以及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