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筒吹灰变冥朔,生气萌泉天不觉。
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
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雕琢。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
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
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
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
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
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元年(1078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当时苏东坡刚到任,正值春天,他写了一首《和永叔春雪》的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陬筒吹灰变冥朔,生气萌泉天不觉。

陬筒:指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用来观测星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通过陬筒观测星空,发现星星已经从地平线上升起,而天地间似乎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界限。这里的“生气”指的是万物生长的气息,“萌泉”则是泉水初生的意象,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

凝阴:形容天空阴沉,没有阳光。这句话说的是,天空中的阴暗突然散去,阳气重新升起,形成壮观的景象。这里的“重云”可能指的是厚重的云层,而“大同等”则可能是形容云层厚重且连绵不断的样子。整句话描绘了一幅天气转晴、阳光普照大地的画面。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

通衢:宽敞的道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宽阔的道路两旁堆积着沙土,远处的平原上渐渐堆起了高高的山峰。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之美。

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雕琢?

焚炉:可能是某种乐器或者器物,用来比喻火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燃烧的火焰犹如婀娜多姿的女子,姿态优美地在空中飞翔,整个田野都被这种美丽的形象所包围。这里的“神奸”可能是指神灵或者妖怪的形象,它们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要赞叹造物的神奇。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

刀圭:这里可能是指锋利的工具或者武器。这句话说的是,人们毫不吝啬地把这些东西用在刀刃上,以便于切割或防御;同时,这些利器也能够轻易地穿透墙壁,甚至能够伸长到屋檐的角落。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利用工具进行战斗或防御的场景。

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

户斜:房屋倾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房屋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倾斜,尺子和宝剑都来不及收起。这里的“连环”可能是指窗棂上的木制栏杆,被风吹弯了。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

鲜妆:鲜艳的妆容。这句话说的是,宫女们的脸上涂着鲜艳的妆容,显得十分美丽;而小孩子们则挥舞着双手,像在比赛一样地用力拉弓射箭。这里的“庠”字可能指的是学校或者学堂,而“斗坚搦”则形容孩子们拉弓射箭的动作十分有力。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们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场景。

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

暝鸡:天色昏暗时的公鸡。这句话说的是,天色渐暗时,公鸡开始啼叫;而饥饿的麻雀则不停地飞来飞去,啄食人们的粮食。这里的“饥雀冲人”可能是指麻雀飞入人们的家中寻找食物,而“犹啄啄”则形容麻雀啄食的声音十分急促。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以及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

林篁:指竹林。这句话说的是,虽然人们怜惜那些被砍伐的竹林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但是又庆幸那些在山坡上生长的庄稼得到了充足的水分和肥料,长得格外茂盛。这里的“就优渥”可能是指庄稼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茁壮成长;而“摧折”则指竹林遭受破坏。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同感受,既看到了破坏带来的遗憾,又看到了恢复后的希望。

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贫庐:指简陋的住宅。这句话说的是,简陋的住宅因为窗户破了而变得不宜居;而富裕人家的屋子则被珍贵的皮毛制成的衣物所覆盖,显得更加舒适温暖。这里的“破牖”可能是指破旧的窗户,“憎”字则表达了厌恶之情;“珍裘”则指珍贵的皮毛衣物,“转深幄”则形容衣物厚重,可以阻挡寒风。这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对居住条件的渴望和不满。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

使君:指地方长官或官员。这句话说的是,地方长官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广泛的爱心,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这里的“高义”可能是指高尚的品德,而“泛爱”则是指广泛的爱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颍州(今河南许昌)地区才学之士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勤于学问,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两句诗赞扬了地方长官的良好品德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

猎师:打猎的人。这句话说的是,打猎的人在狩猎过程中取得了好成绩,不会因为小小的得失而丢弃宝贵的机会;而厨师则会将美味的食物推荐给宾客,让宾客享受到最佳的餐饮体验。这里的“隽”字可能是指优秀的狩猎成果,而“薧”字则是指野菜等野味。这两句诗赞美了打猎和烹饪技艺的精湛,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品质和享受的态度。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

阳春:春天的象征,这里指代美好时光。这句话说的是,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人们的聪明才智也得以施展,巧妙地解决各种问题,让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敬仰之心。这里的“巧夺钧工”可能是指巧妙绝伦的技巧,而“畏名貌”则指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新生和人们智慧的体现。

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

郢人:楚国的著名歌唱家。这句话说的是,我知道如今不会再有人唱出那种古老而又质朴的声音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过时的表达方式。这里的“不复歌”可能是指不再有人能唱出那种原始而纯真的歌声,而“古声比今为拙朴”则是指古老的声音已经变得不够精致和华丽,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文化趋势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