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方肇开坼,积块成坤舆。漂浮大波不自止,幸有万里之鳌鱼。
抃首戴炎州,尾直昆仑墟。亿载不坠陷,始知力有馀。
扬鬐播四岳,鼓鬣摇五湖。岂知古今士,竟以地震书。
自是世俗闻见拘,潢污蛙黾相随居。我从龙伯借钩饵,钓鳌惟子知非诬。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地震时的情景以及地震后人们的反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员方肇开坼,积块成坤舆。漂浮大波不自止,幸有万里之鳌鱼。
“圆方开始分裂”意味着地震开始,地面开裂,岩石破裂;”积块成坤舆”则描绘了地震造成的地形变化。”漂浮大波不自止”形容地震产生的巨浪无法自行停止;”幸有万里之鳌鱼”则用”鳌鱼”比喻巨大的海浪,表示即使有如此大的波浪也挡不住它们前行。
抃首戴炎州,尾直昆仑墟。亿载不坠陷,始知力有馀。
这里的”抃首”可能是指龙头或龙身的一部分,而”戴炎州”可能是指龙头戴着炎州的山。”尾直昆仑墟”则描绘了龙尾巴直接指向昆仑墟,可能是指地震将整个昆仑地区夷为平地。”亿载不坠陷”表示经过亿万年的岁月考验,地震仍然没有让龙坠落或塌陷;”始知力有馀”则说明龙的力量是足够的,足以支撑它不坠落。
扬鬐播四岳,鼓鬣摇五湖。岂知古今士,竟以地震书。
“扬鬐”和”播四岳”可能是指龙在水中游动的样子,”鼓鬣摇五湖”则是描绘龙在湖面上挥动鬃毛的样子,”五湖”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岂知古今士”表示古代的士人不知道地震的发生;”竟以地震书”则是说直到近代,人们才开始记录和研究地震现象。
自是世俗闻见拘,潢污蛙黾相随居。我从龙伯借钩饵,钓鳌惟子知非诬。
“自是世俗闻见拘”表示从那时起,世俗的人们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地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变化;”潢污蛙黾相随居”则描绘了人们生活在污水和污泥中,与青蛙和蚂蚁为伍;”我从龙伯借钩饵”可能是说李白曾经借用龙伯的钩饵来钓鱼,以此来比喻自己借助古人的知识和智慧来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奥秘。最后一句”钓鳌惟子知非诬”则是说只有像李白这样的智者才能真正理解并捕捉到自然界的奥秘,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蒙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地震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赞美。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动态的描绘、夸张的表达和象征性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同时也要珍惜和利用人类的智慧去探索和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