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无如这个亲,十方刹海一微尘。
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见一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览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情感的词或句子,并结合全诗分析它们的作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说法无如这个亲”一句,意思是:说法没有比这个更加亲切的,“亲”在这里是亲近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因为禅宗讲究直指人心,所以,说理的方式就应当是直接了当,不拐弯抹角。

“十方刹海一微尘”一句,意思是:十方世界的刹海之中也不过如此,如同一粒沙尘,微不足道。这句话表达了禅宗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认为世界就是如此渺小,我们应当珍惜生命,不要浪费。

“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见一人”一句,意思是:如果能在这领悟到真理,那么大地上就不曾出现过一个人。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真理的追求与渴望,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领悟真理,而这种实践并非只是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人生在世,应当珍惜光阴,积极实践,不断学习,才能领悟真理。

【答案】

(1)译文:说法没有比亲近更亲切的了。十方世界的刹海之中也不过是一粒沙尘,微不足道。若能在这领悟到真理,那

么大地上就不曾出现过一个人。

注释:此诗为宋代佛学大师慧能所作的一首偈颂体诗,其意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赏析: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来表达一种生活哲学。在佛教看来,人世间的一切皆因缘和合而生,一切众生皆是平等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视了生命的整体价值。这首诗正是要唤醒人们的觉悟之心。

在这首诗中,慧能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拈花微笑”等典故。所谓“拈花微笑”,是指佛祖在

菩提树下向弟子们展示一朵鲜花时,并没有说出花朵的具体含义,而是用微笑暗示弟子们领悟其中的道理。这一典故在禅宗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象征着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在这首诗中,慧能通过拈花微笑的典故来隐喻真理的领悟过程。他借

由拈花微笑这一行为来比喻自己对于真理的理解与领悟。

这首诗还运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诗中提到了“十方刹海”、“微尘”等词汇,这些词汇在

佛教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通过这些词汇的使用,诗人与自然地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

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