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深保社杂樵渔,岁晚溪翁此卜居。
门下诸生皆去矣,冢旁二客定谁欤。
即今不惜频投辖,他日毋烦更下车。
却笑兰亭轻感慨,王侯归处即丘墟。
【注释】
1.溪庵:指隐于溪边的草庵。十首:指《溪庵十咏》。保社:古代乡里以五家为比,设五长,即“伍伯”。伍伯掌一村之事,有如古之长官。樵渔:樵夫和渔夫。卜居:选择定居的地方。
2.门下诸生皆去矣:言自己退隐之后,门庭冷落,昔日的弟子、学生都已离去了。
3.冢旁二客定谁欤:指隐居在坟墓旁边的两位好友。
4.即今不惜频投辖:意思是如今我不怕麻烦,常来敲他的车辕,向他请教。
5.他日毋烦更下车:意思是以后不要麻烦他下车来见我。
6.兰亭:在浙江绍兴西南。晋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二人会集于此,举行书法盛会,后作《兰亭序》。
7.王侯归处即丘墟:意思是王侯们的归宿是变成一堆废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诗人在隐居期间与友人的交往情况。全诗通过描绘诗人退隐后的寂寞生活以及与友人的交往情况,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溪庵十首”,点明了这首诗的内容。第二句“村深保社杂樵渔”,描述了隐居地周围环境的特点,即偏僻而宁静。接下来三句“岁晚溪翁此卜居”、“门下诸生皆去矣”和“冢旁二客定谁欤”,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门人弟子们离去的感慨。最后两句“即今不惜频投辖”、“他日毋烦更下车”,则是诗人对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深刻地表现诗人的情感。通过对隐居生活和与朋友交往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