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叨陪册府仙,曾陈大计璪琉前。
探符痴妄空劳矣,当璧休祥已灼然。
奉玺相真曾浴日,倚楹女岂敢贪天。
分明狐赵俱酿赏,不似之推隐去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忆昔叨陪册府仙,曾陈大计璪琉前。
- 忆昔:回忆过去的时光或情景。
- 叨陪:荣幸地参与或陪伴。
- 册府: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宫廷或文官机构。
- 仙: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作者的身份或者他与宫廷的关系。
- 曾陈大计:曾经提出重要的计划或建议。
- 璪琉:可能是对某种材料或技术的赞美。
- 前:之前、先前。
- 探符痴妄空劳矣,当璧休祥已灼然。
- 探符:寻找或验证某种东西(这里的“符”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或标志)。
- 痴妄:愚蠢而不切实际的行为。
- 空劳矣:徒劳无功。
- 当璧:正当其时(璧通常与玉有关,这里可能比喻事物发展的时机)。
- 休祥:吉祥的事物(“休祥”可能意味着好运)。
- 灼然:明显、显而易见。
- 奉玺相真曾浴日,倚楹女岂敢贪天。
- 奉玺:持有或使用玺(古代的一种印章)。
- 相真:真正的、真实的。
- 曾浴日:曾经沐浴在太阳下(形容非常辉煌或显赫)。
- 倚楹:依靠或站在柱子上。
- 女岂敢贪天:女性怎么敢贪恋天(可能暗指女性不应干预男性事务或权力)。
- 分明狐赵俱酿赏,不似之推隐去贤。
- 分明:明显地、清楚地。
- 狐赵:这里可能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人或事物,但具体含义不详。
- 俱酿赏:都得到了奖励或赞赏。
- 不似之推:不像张之推那样(“之推”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 隐去贤:隐藏自己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顾和感慨。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曾经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并提出了重要的计划。然而,他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感到失望。诗中也提到了一些讽刺的元素,暗示有些人因为贪图权力和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像张之推这样的贤者应该被人们所认识和尊重,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才华。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失落和对现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