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仙湖能几日,尘沙变尽形容。夜来月冷露华浓。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
两岸绿阴犹未合,更须补竹添松。最怜几树木芙蓉。手栽才数尺,别后为谁红。
诗句原文:
不见仙湖能几日,尘沙变尽形容。夜来月冷露华浓。 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
译文:
在潮惠道中的旅程中,我无法见到传说中的仙湖,周围的尘土和灰尘已将它彻底掩盖。夜晚的月光冷清,露水闪烁,一切都显得如此寒冷而凄凉。我在船上忘记了曾经的茅屋,只有对那美丽的画船记忆犹新。
注释:
- “不见仙湖能几日”:表达了诗人对仙湖的向往与期待,但现实中却难以一见,增添了一种遗憾和失落的情绪。
- “尘沙变尽形容”:描述周围环境的变化,尘土覆盖了原本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夜来月冷露华浓”: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冰冷,露珠闪烁,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 “都忘茅屋下”: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和遗忘,可能是为了寻找心中所想的仙湖,暂时忘记了现实的困境。
- “但记画船中”:突出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留恋,即使现实令人失望,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依然清晰。
赏析:
《临江仙·潮惠道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以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首句“不见仙湖能几日”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未得见心仪之地的渴望与无奈,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尘沙变尽形容”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绘尘土覆盖美景的场景,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纯洁、美好事物的破坏与消逝的哀伤。
“夜来月冷露华浓”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月亮的冷清与露水的浓重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冷寂而深沉的视觉效果。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诗人借此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失望。虽然现实中的环境让人感到失望,但诗人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些美好的瞬间——那就是他在船中的情景。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反衬出现实的残酷与无情。
《临江仙·潮惠道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篇,通过对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旅途中所见景象的真实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