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诏登华省,当时已避踪。
身闲名转重,道大世难容。
南国因锄薤,东山得倚筇。
何当投劾去,短褐许相从。
诗句输出
累诏登华省,当时已避踪。
身闲名转重,道大世难容。
南国因锄薤,东山得倚筇。
何当投劾去,短褐许相从。
译文输出
皇帝屡次下诏让他入朝任职,但当时他已经躲避了仕途的纷扰。
他虽然清闲,但他的名字却更加重要,因为在大道上很难容身。
他在南方种过韭菜,在东山上依偎着筇竹杖。
什么时候我才会辞去官职,和你一起回到家乡?
注释输出
- 累诏登华省:皇帝屡次下诏让他入朝任职。华省,皇宫中的门楼,这里指朝廷。
- 当时已避踪:但当时他已经躲避了仕途的纷扰。踪,踪迹,这里指仕途。
- 身闲名转重:虽然他清闲,但他的名字却更加重要。转重,加重,引申为更重要的意思。
- 道大世难容:因为在大道上很难容身。这里的“道”指儒家的治国之道或道德修养,而“世难容”则表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难以找到容身之地。
- 南国因锄薤:他在南方种过韭菜。南国,指南方地区,这里特指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锄薤,种植韭菜。薤,即韭菜的一种。
- 东山得倚筇:在东山上依偎着筇竹杖。东山,这里代指隐居的生活。筇竹杖,一种用筇竹制作的手杖。
- 何当投劾去:什么时候我才会辞去官职。投劾,辞职,这里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官场的束缚。
- 短褐许相从:和你一起回到家乡。短褐,粗布衣服,形容简朴的生活。相从,一起回去,指共同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杨帅在官场上的困境以及其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锄薤”、“倚筇”、“投劾”、“短褐”,这些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文人墨客气息,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累诏登华省,当时已避踪”等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责任的回避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