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周
闻雁 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 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 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 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 注释: - 闻雁:听见了大雁的叫声,引起诗人的联想和感触。 - 行旅:出行的旅人。 - 忽闻:忽然听到(雁鸣声)。 - 仰看:抬头看。 - 天宇:指天空。 - 清:明亮、清澈。 - 数声:多次的声音。 - 和月落:与月亮一起降落。 - 一点:星星。 - 入云横:星星像云一样横在天空中
【注释】 西山:指华山。何有:何处,何物。深谷:幽深的山谷。芳薇:香草。采采:采集。者谁子:什么人啊。叔齐:春秋时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的并称。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因反对武王伐纣,饿死在首阳山。叔齐,亦孤竹君长子,为兄之志而投水而死。伯夷、叔齐,是古代著名的贤人。食粟:吃五谷粮食。耻:羞耻。采薇:采野菜。非:不是。姬氏:指周文王姬昌,姬姓周氏,名昌,西周开国君主,谥曰文王。八百会
皇州 凤阁祥光动晓螭,汉庭歌彻《大风》诗。 山河带砺徐丞相,天地经纶李太师。 驸马林池春烂熳,国公台榭月参差。 始知圣泽深无限,共享升平万世期。 译文:在皇宫中,凤阁的祥光映照着清晨,汉庭传来了《大风》这首诗,山河壮丽,徐丞相和李太师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绘皇州景色与人物事迹的七言律诗。首句“凤阁祥光动晓螭”,描绘的是皇州凤阁的壮丽景色,以及晨曦中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中的每一句子,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出诗句的含义。“水国春光动”,意思是水乡的春天光彩照人;“天涯客未行”,意思是游子身在异乡还未出发;“草连千里绿,月共故乡明”,意思是草木连着千里大地一片绿色,月亮也与故乡一样明亮;“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意思是游说之术耗尽,已到了白发丛生的地步;“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
【注释】 旅怀 其一:诗人在旅途中怀念家乡,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生平南与北:一生之中,南北往来不断。 心事转蹉跎:心中的思绪随着时势而飘荡不定。 故国:故乡。海西岸:指家乡在海边。孤舟天一涯:孤独的船影在茫茫天际。 梅窗春色早:梅花窗户里的春光比往年来得早。 板屋雨声多:木板房屋里雨水的声音很多。 消长日:消磨时间,度过长日。那堪:哪堪承受?苦忆家:深深地想念着家乡。 赏析: “平生南与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text 感遇 其一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 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 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 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 注释: - 北风何惨裂:北风多么凄厉,吹断了树木。 - 松与柏:指两种常绿树。 - 溟海亦震荡:大海也动荡起来。 - 鱼龙失其宅:鱼儿龙蛇失去了栖息之所。 - 天地将穷闭:大自然即将走向穷尽。 - 黄虞: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使日本 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 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 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 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 译文: 使者们偏惊于日本的物候之新,异乡的足迹随波逐流,任凭风浪起伏不定。张骞的木筏横跨天际连接着大海,徐福祠前草木繁盛,自有春天的气息。眼睛因为感伤而容易流泪,身体因为为国家效力而频繁远行。故乡有几棵柳树垂杨柳,应该随着春风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赏析
望景楼 百尺楼高石径横,秋光一望不胜情。 青山隐约扶馀国,黄叶纷纭百济城。 九月西风寒客袂,百年侠骨误书生。 天涯日没浮云合,回首依依望玉京。 注释:百尺楼:形容高楼。石径:台阶。秋光:秋季的风景。扶余国:古代朝鲜的一个地方。百济城:古代朝鲜的一个城市。西风:秋天吹来的凉风。客袂:客人的衣服。百年:一生。侠骨:指豪爽正直的性格。书生:读书人。玉京:古代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地,这里代指京都。赏析
赠日本僧永茂 故园东望隔沧波,春尽高斋自结跏。 日午南风自开户,飞来花片点袈裟。 译文: 在故居的东边,隔着沧波,我遥望着远方。春天过去后,我在高高的书房里盘腿坐着打坐。太阳正午的时候,南风轻轻吹开了窗户,飘进来了花瓣,落在了我那件袈裟上。 注释: 1. 故园:故乡;旧居。 2. 东望隔沧波:指诗人站在东边的海边,眺望着遥远的家乡,被大海阻隔。 3. 春尽:春色将尽,意味着春光不再。 4. 高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逐项进行分析。重点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加以分析”的一项,B项,有误。“十里菰蒲作雨声”的意思是:湖面上的芦苇在夜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菰蒲,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泛指湖上生长的草木。赏析:作者以舟行湖上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