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
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
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
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感遇 其一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
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
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
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注释:
- 北风何惨裂:北风多么凄厉,吹断了树木。
- 松与柏:指两种常绿树。
- 溟海亦震荡:大海也动荡起来。
- 鱼龙失其宅:鱼儿龙蛇失去了栖息之所。
- 天地将穷闭:大自然即将走向穷尽。
- 黄虞: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邈(miǎo):远。
- 难逮:难以企及。
- 行矣:走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感遇》组诗之一。该组诗共十二首,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其一》采用比兴手法,借春兰、秋桂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自赏、清高自守的情怀,表现了作者不愿依附他人、追求个人独立人格的理想。
诗中“北风何惨裂”开篇便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描绘出北风的凄厉之态,仿佛能听到北风吹断树木的声音,感受到北风的冷冽。接着“吹折松与柏”,进一步渲染了北风的威力,使得原本挺拔的松树和柏树也被吹得折断。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天地将穷闭”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即将走向穷尽的担忧。这里的“穷闭”并非真的表示自然界的终结,而是指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困境,即人类在自然的压迫下逐渐走向衰亡。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和思考。
“圣贤徒叹息”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在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古代圣贤,他们面对现实的困境仍然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发出叹息。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未来的忧虑之情。
最后四句“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自我安慰。这里,“黄虞”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时代,而“邈难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现实的残酷和困难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这种理想,转而寻求自己的归宿——西山的隐居生活。这种转变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是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解脱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他既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又能关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既能够追求理想的美好生活,又能接受现实的种种限制和挑战。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复杂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