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
钓竿已属严公手,直到元英解道诗。

【注释】

留题钓台:在浙江桐乡市西南的西塘。唐严光曾在此隐居,后被光武帝召用为谏议大夫。元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字。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年间(713—741)游钓台时所作的。钓台山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隐居之所。

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

“水绿山青”二句,意思是说:钓鱼台的山水,绿波浩渺,青山郁苍,人们当然知道是范蠡隐居的地方。但不知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是从哪里来的?

钓竿已属严家事,直到元英解道诗。

“钓竿已属严家事”,是说严光的钓竿已经归了严家所有。严光是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据说他曾在浙江桐乡的西塘隐居。后来,他听说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就离开家乡来到洛阳。刘秀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但是,当他知道刘秀就是自己的故主时,便坚决辞去官职,表示要像当年辅佐越王勾践一样,帮助新君成就大业。严光回到故乡,就在桐乡西南的西塘隐居起来。严光死后,他的钓竿就归了当地人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就在西塘建造了严子陵钓台,作为后人瞻仰的地方。“直到元英解道诗”,是说他的诗句传到唐朝,才使世人知道。元英是王维的字,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赏析】

此诗首联点出钓台与范蠡有关,次联抒发对渔父不慕名利、不求仕进的高风亮节,颈联写严光归隐,尾联赞颂其诗才横溢。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写出了钓台山水之美和严光的高尚品质,又赞美了他高远的诗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