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
【注释】 夏初临:夏季开始。 春暮:春季将尽。 闺秀:贵族女子。 徐若冰:徐氏,作者的姓氏。 三泖渔庄图扇:三泖渔庄的画扇。三泖是太湖中三个小岛的总称。渔庄指渔人聚居的地方。 赋谢:作诗来感谢。 并系以诗:同时写一首诗。 云清:作者的字,“云”在这里用作字号。 燕子初飞,鼠姑已谢:燕子刚刚飞起来,老鼠已经离去了。 南薰:南方的暖风。 谁得招凉:谁能在南方得到凉爽? 轻罗:轻绢制成的罗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掌握诗词内容以及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同时还要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堤柳添烟,苑花飘翠,匆匆过了三春”,这是写暮春时节景色,用“添”字表现柳条随风飘动的情景;“苑花”即皇宫里种植的花木,这里指御花园里的花木,用“飘”字表现花瓣随风飘扬的样子。 “雨霁风恬,清和撰就嘉辰”,这是写天气转晴,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象
夏初临 · 夏景 梅子新垂,荷钱正小,困人天气初长。昨日春归,杨华乱点池塘。一双紫燕飞忙。看营巢、泥落空梁。水晶帘卷,珊瑚枕滑,玉簟清凉。 美人睡起,独倚纱厨,针慵线懒,鸟语花香。此时模样,欢来总未提防。刚值残妆。露春肤、半掩罗裳。漫倡狂。佯抛蝇拂,戏打檀郎。 注释: 1. 梅子新垂:指梅子刚开始成熟,挂满了枝头。 2. 荷钱正小:荷叶尚未展开,小如铜钱。 3. 困人天气初长
【译文】 夏初时节,别了高使君子奋力前行。竹林中题着酒觞,药栏旁吹起乐曲,七年来我们终于重逢在清明佳节。 饧白芹香,相逢时正值清明时节。 瞻园里我陶醉于花荫下。 渡过秦淮河,云天碧绿山青翠。 红楼外酥雨点点,小窗前莺啼声声,孤独的旅人曾经到过这里。 南唐往事,折柳赠春催百花开放,歌女已去,人去也更远,双鬓星星点点。 征衣料峭,重门咫尺三旌。 未听到银筝声声。 惯离愁、月冷江城。 短长亭。
【诗句释义】 初夏时节,客人在庆元县庆祝生日。 树静无风,山昏欲雨,溪桥流水潺潺。 想要买到春天的气息,空阶只有榆钱。 行人为什么留连不前。 听枝头多少啼鹃。 客窗昼长,纹枰懒敲,湘簟初眠。 年时此际,骑马东游,骄阳曝背,沙土迷天。 归来未久,而今更滞松源。 几许流年。 怎都来、客里愁边。 又惊看。 红榴半开,霁月初弦。 【译文】 初夏时节,客人在庆元县庆祝生日。 树静无风,山昏欲雨
夏初临 麦人 【注释】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梦斗的作品。首句“白袷衫裁,黄云陇割”,写诗人在夏天穿着白夹衫,站在陇上,眼前是一片金黄色的麦田。第二句“麦秋将雨还晴”,写夏天的麦子将要成熟了,天又下起了雨,但雨过天晴后,麦子更加丰收了。第三句“立夏时光,青梅白笋朱樱”,写立夏时节,正是青梅、白笋、红樱桃的季节。 第四句“登筵莫讶犹生”,意思是说:在宴席上不要惊讶于食物还是新鲜的
夏初临 杜鹃花同云臣赋昨夜枝头,问谁啼血,洒来并入花丛。 纵使春归,也须偷注殷红。 为伊细数行踪。 记乡关、栈阁千重。 曾随花蕊,葭萌驿前,一路飘蓬。 淡烟粉水,斜月绵州,华阳士女,蜀国丝桐。 便为花鸟,魂犹恋此安穷。 欲拜低头,最怜他、姓氏相同。 莫愁浓。 溪山此间,不异新丰。 【解析】 夏初临:指夏天到来的时候。 杜鹃花:一种花名。 同云臣:指作者的朋友。 赋:古代文学体裁之一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夏初临 立夏日雨中作:夏季开始的时候,我在立夏日下雨的时候写诗。 - 乍过花时,才逢笋候,碧窗春去无踪:刚刚过了花朵盛开的季节,才遇到笋子成熟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了,就像我再也找不到春天一样。 -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蓬:好像在离别的情人一样,在河桥上忧愁地盼望着远行的船只。 - 打梅摘豆俱慵:懒得打梅花、摘豆子了。 - 正漫天、丝雨蒙蒙:正是满天的细雨蒙蒙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浮桥》中的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夏日初临,雨泊洴练。柳尽笼桥,罾多界浦,片帆闪碎波光。鴳浪堆中,笛声散入微茫。落花时候鸣榔。笑洴来、雪练何长。沙禽野鸭,啼晴唤阴,飞触船窗。飒焉飓作,倏尔溪昏,盘涡瀄汨,紫凤腾骧。涛奔万马,依稀屋瓦昆阳。且泊轻航,贳香醪、暂浣愁肠。渐昏黄。烟潭水楼,尽点银釭。 译文: 夏日初临,雨泊洴练。柳叶被雨水打湿,像笼子一样笼罩着桥
夏初临,陪徐方虎先生集于冒青若深翠山房,时有校书绮云在座。 【注释】:夏初,夏天的开始。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聚会的图画,诗人和朋友徐方虎先生在山房里聚集,绮云也在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麦气含风,槐阴酿雨,园林乍暖还凉。 【注释】:麦气含风,指麦田里的风,带着麦子的香气;槐阴酿雨,形容槐树下的树木为人们遮挡了风雨。 【赏析】:此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色,麦田里的风带着麦子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