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芒鞋踏藓斑,千峰约饬整云鬟。
山行陡觉精神健,老去惟贪耳目闲。
步武来寻僧舍旧,话言应想夜窗闲。
钱湖难买归鞍驻,料得春衫忆素蛮。
诗句如下:
野服芒鞋踏藓斑,
千峰约饬整云鬟。
山行陡觉精神健,
老去惟贪耳目闲。
接下来为您提供这首诗的译文:
野服芒鞋踏着苔藓斑驳的小路前行,千峰峭壁上云雾缭绕,宛如美女梳理着云髻。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顿然感觉精神抖擞,岁月催人老去,却只愿多些耳闻目见的乐趣。步履蹒跚来寻访曾经的僧舍旧地,想当年夜半谈笑风生之时。钱江之畔难以购得归家的坐骑,料想春衫定会怀念那素净的山间女子。
注释:
- 野服芒鞋:野服指未加修饰、不拘小节的便装;芒鞋是草鞋。此处描述诗人穿着朴素的衣物和草鞋,踏上了布满青苔的山间小径。
- 踏藓斑:踏在青苔之上,形容山路的湿润及苔藓的质感。
- 千峰约饬:约饬为整齐的样子,千峰则是指连绵不绝的高山,形容山峰高耸而整齐排列。
- 整云鬟:整理如云的发髻,用来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如同美女整理发髻一般。
- 山行:在山中行走。
- 精神健: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 唯贪:只是贪图,表示满足于现状。
- 耳目闲:形容心境宁静,不因外界事物而分心。
- 步武:步履,这里指行走。
- 僧舍旧:僧人居住过的小屋或寺院遗址。
- 话言应:想象中的夜半谈话,可能指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声笑语。
- 钱湖:今杭州西湖的古称。
- 春衫:春天穿的衣裳,这里比喻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 素蛮:一种质地柔软且颜色淡雅的布料,这里指素净的衣裳,也暗指那位山居女子。
赏析:
郑清之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中不仅描述了登山的过程,更通过“精神健”,“耳目闲”等字眼传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此外,通过对“千峰”与“云鬟”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内在情感相联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意境。同时,诗中的“步武”、“话言”等动作和对话,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面之中,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那份特殊的联系和情感的交流。最后,通过对“钱湖”、“春衫”等意象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贯穿了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