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古寺绿周遭,一阁轩腾面势高。
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
风流二老归灵鹫,笔墨千年续楚骚。
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
到龙井寺
山围古寺绿周遭,一阁轩腾面势高。
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
风流二老归灵鹫,笔墨千年续楚骚。
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
【注释】
到:来到。龙井:指杭州的龙井茶园。
山围:形容山峦环绕如围住。古寺:古色古香的寺庙。
一阁:一座楼阁。轩腾:高远而明亮。
得:获得。芗:这里泛指香气。抽:散发。
穟:一种花或草名。
石泉:指龙井的泉水。借:借助。茗:茶。
云涛:形容水波浩渺。
二老:指两位老者。灵鹫: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有著名的佛寺灵隐寺。
墨:指书法、绘画所用的墨。笔:指书写、绘画所用的笔。
续:接续。楚骚:指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刘:这里指作者自己,刘禹锡。曹:即曹植。
拙语:粗劣的话。罥(juàn卷)蛛:蜘蛛网。
【赏析】
这首七律写诗人在杭州游览龙井时,对古寺、古松、泉水和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用字精练,意境幽美,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山围古寺绿周遭,一阁轩腾面势高。”首联写景。诗人先写山环古寺之景,接着写登高望远之状。“山围”句点出“古寺”,以“绿周遭”写出其周围群山环抱之景。“一阁轩腾面势高”一句,则写古松高耸直上,凌空欲飞之势。
“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颔联写古寺中的情景。“炉篆”,指僧人烹茶时的炉火。“得”,意为闻到。“抽”字生动地表现了茶香四溢的情态。“穟”指茶树丛生的样子。“泉借茗作云涛”,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烹茶尽具玉液汤,战罢三军弃鼓刀”诗句,意谓龙井茶如同战罢的三军一样,可以解除疲劳。
“风流二老归灵鹫,笔墨千年续楚骚。”颈联写两位老者归隐灵隐寺。“风流”一词,不仅点明这两位老者的人品与才华,更暗示着他们的身世不凡与才高八斗。“灵鹫山”,在今浙江省杭县西南。相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寺院所在地,又名慧理峰。
“笔墨千年续楚骚”,此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典故,赞颂二位老者的文学成就。“楚骚”是指屈原的《离骚》,此诗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笔墨千年续楚骚”来表达对二位老者的敬仰之情。
尾联写诗人在寺中留下的题词,表达了自己谦虚谨慎的态度。“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尾联写诗人留下自己的题词在寺院的墙上,但自己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只是一位平凡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优美。诗人通过对龙井古寺、古松、泉水、云雾等自然景观以及二位老者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两位老者的敬仰之情。(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