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别意增怀抱,昨夜秋声到客船。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
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
注释:
- 中年别意增怀抱:在中年时期,离别的情绪更加深重。
- 昨夜秋声到客船:昨夜的秋风吹到了我的船中。
- 流水孤村鸦好在:水流声伴随着孤独的村庄和乌鸦叫声。
- 平沙远景雁依然:远处的沙地和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依然可见。
- 惜无绣口供吟笔:可惜没有好的文辞来描绘这些美景。
- 只有莼羹愧昔贤:只有像张翰那样的贤人才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莼菜汤。
- 付与西湖林处士:我将这首诗交给西湖的林先生。
- 重阳健倒菊花前:希望在重阳节那天能健康地倒在菊花前。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通过描写秋天的风景和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友人离去时的不舍和思念。
首句“中年别意增怀抱”,诗人感叹自己在中年时期,离别的情感比年轻时更加深重。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往往会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从而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刻。
“昨夜秋声到客船”描述了秋夜的景色和声音。秋声如水,伴随着船只,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里的“客船”可能是指远行的船,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心境。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这两联分别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流水、孤村、乌鸦和大雁。流水、孤村、远飞的大雁都是秋天的典型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诗人用“好”和“依然”来形容这些元素,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惜无绣口供吟笔”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他虽然有满腹的才情,但似乎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形容眼前的美景,只能借助简单的比喻和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矛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文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一种困境。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他把这首诗留给了好友林处士,希望他在重阳节那天能够健康地享受菊花的美。这里的“健倒”是一种祝愿,意味着希望对方能够保持健康,过上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