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泉槐火几清明,白发红颜管送迎。
荣落智愚千古恨,一时分付子规声。

诗句释义:

  1. “井泉槐火几清明”:“清明”指的是清明节的时节,通常与扫墓、祭祀等活动相关。这里用“井泉水”和“槐树火”来比喻清明节的宁静与热闹氛围。井泉象征着生活的平静与清新,槐火则代表节日的喜庆与热闹。整句表达的是,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无论是宁静还是热闹,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与清晰。

  2. “白发红颜管送迎”:这里的“白发红颜”形容人的年龄和容貌的变化,而“管送迎”则是指无论年老或者年轻,人们都会参与到这个节日的各种活动中去,无论是准备食物、打扫庭院,还是参与祭祀等。整句描绘了清明节日里,不论年龄大小,人们都积极参与其中的场景。

  3. “荣落智愚千古恨”: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起伏、成功与失败的感慨。”荣落”指的是人生的荣耀与衰败,”智愚”指智慧与愚昧,”千古恨”则表达了对这些经历深深的遗憾或无奈。整句反映了人们对人生无常和历史长河中无数兴衰成败的感慨。

  4. “一时分付子规声”: 这里的“一时”意味着在这一刻或这一特定的时刻,而“子规声”则是指杜鹃的叫声。杜鹃的啼叫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离别的情感或即将到来的悲伤。

译文:

清明时节,井泉清澈如洗,槐花盛开,如同节日般热闹。不论年纪多大或多年轻,我们都参与到了节日的准备和庆祝中。岁月流转,无论聪明还是愚蠢,都留下了千古的遗憾。就在这一瞬间,杜鹃的叫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似乎预示着某种即将来临的悲哀。

赏析:

这首《清明有感》以清明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清明节特有的气氛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从“井泉槐火几清明”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节日氛围中的宁静与和谐。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白发红颜”,展现了无论年龄如何变迁,人们总是积极参与到节日中的景象,体现了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和节日文化的传承性。

最后两句则深刻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常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思考。”荣落智愚千古恨”反映出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感,而“一时分付子规声”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清明节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抒发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