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
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
怒走嵩岱顶,风雨撼八区。
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
蟠根蛰九地,融液如流酥。
嶙峋脱支节,幽人拾肌肤。
虹光夜穿屋,盎突明膏腴。
芳薰渐凝渍,玄霜出冰壶。
糅以丹凤髓,摹以青龟趺。
捣以明月兔,曝之旸谷乌。
或润似玉玦,或坚如金觚。
六丁下取将,香蔼流清都。
绛阙注仙籍,白日飞凡夫。
借问何神灵,黑质分龙躯。
干将昨已至,莫耶复来趋。
二龙适吻合,变化尤其殊。
君看一滴水,双双跃天衢。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龙的形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龙的威严、神秘和力量。

首句“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描绘了龙在海洋中沉睡的画面,龙的身体仿佛是一颗千年的明珠,象征着龙的珍贵和高贵。

次句“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描述了神禹治水的情景,龙在治水中显得不屈不挠,不被驱赶,体现了龙的力量和威严。

第三句“怒走嵩岱顶,风雨撼八区”,描绘了龙在山巅之上的威猛形象,其气势如同狂风暴雨般震撼着整个世界,展现了龙的力量和威严。

第四句“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描述了龙化为青松的情景,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

第五句“蟠根蛰九地,融液如流酥”,描绘了龙的根系深入地下,如同融化的油脂般流淌,体现了龙的强大生命力和神秘的力量。

第六句“嶙峋脱支节,幽人拾肌肤”,描述了龙的形态奇特,如同岩石上的纹理,而那些被幽人拾取的龙的皮肤则象征着珍贵的价值。

第七句“虹光夜穿屋,盎突明膏腴”,描绘了龙的光芒在夜晚照亮房屋的景象,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第八句“芳薰渐凝渍,玄霜出冰壶”,描述了龙的气息渐渐凝聚成雾,如同冰壶中的香气,展现了龙的神秘和高洁。

第九至十二句“糅以丹凤髓,摹以青龟趺。捣以明月兔,曝之旸谷乌。”分别描绘了龙的不同部分,包括龙的心脏、爪子、眼睛等,展现了龙的多样性和神秘性。

第十三句“或润似玉玦,或坚如金觚”,描述了龙的形态各异,有的滋润如玉玦,有的坚硬如金觚,展现了龙的多变性和丰富性。

第十四句“六丁下取将,香蔼流清都”,描述了六丁神力之下的龙形,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第十五句“绛阙注仙籍,白日飞凡夫”,描述了龙被赋予仙籍,能够飞翔于天际的场景,象征着超凡脱俗和自由。

最后一句“借问何神灵,黑质分龙躯。”询问为何如此神奇的存在,黑质代表着龙的身躯,表达了对龙的敬畏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