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说人间假像真,老君形相亦虚言。
岩前瑞气归宸翰,佛子年年□国恩。

【注释】1. 老君:指道教的始祖老子,这里指道家。形相:形象。虚言:空话。2. 融州:今属广东,是唐代岭南道的一个州。3. 融州老君岩:唐时名胜。4. 宸翰:帝王的书札。5. □国恩:报答国恩。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纪念他在融州作道士时所题写在老君岩上的诗。此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和描写,语言平易,风格朴素,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七律。

首句“谩说人间假像真”是全诗总起之笔,它点明了本诗要表达的主题——对于人间一切虚幻之事的否定。这一句中“谩说”二字,表达了作者对世间虚伪现象的不满与鄙视,也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老君形相亦虚言”承接上句而来,紧承“假像真”三字而来,进一步说明“老君”并非真实存在的人。这里的“老君”实指老子,也就是《道德经》中的老子,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奉为道教的始祖,但在这里,他却只是一个虚无缥渺的形象而已。这种虚无缥渺的形象,就是“形相”,而“虚言”则是指那些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故事和神话。

第三句“岩前瑞气归宸翰”(融州老君岩:唐时名胜)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老君”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老君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形象,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他的“形相”虽然“虚言”,但他的精神却在岩前的瑞气中得到体现。这里的“岩前瑞气”指的是老君岩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们都是老君精神的体现。而“宸翰”则是对老君所作书札的尊称,表示对其智慧和德行的敬仰。

最后一句“佛子年年□国恩”,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佛子”是指佛教徒,他们通过修行和悟道来达到解脱自己的目的。而在佛教徒看来,佛教是一种救世济民的宗教,它的使命就是帮助众生实现涅槃。因此,“佛子年年□国恩”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佛教徒们每年都在为国为民做贡献,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和回报。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和描写,语言平易,风格朴素,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七律。通过对老君岩及其周围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间虚伪现象的否定和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同时,又通过佛教徒们的事迹,赞美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这是一首既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