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巷夜争呼,相传救望舒。
偶因云暂破,真似月之初。
孰谓蟆能瞎,端知历不疏。
太阳交蚀近,试看更何如。
诗句原文:
五月望月蚀,历家又言六月朔日蚀
闾巷夜争呼,相传救望舒。
注释:
- 《五月望月蚀》: 指的是农历五月初的月相变化,即望月,是月球与太阳相对应形成满月的现象。
- 《历家又言六月朔日蚀》: 这里的“历家”指的是古代天文学家或历法编制者,他们预测到了六月初将出现日食的情况。
- 《六月朔日蚀》: 日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只有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而月球本身被遮挡的部分无法看到。
译文:
在五月十五日,我们观测到了月亮的月相变化,即满月(望月),这是由于月亮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导致的。然而,在随后的六月初一,天文学家预言将会发生一次日食现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大事件——月食。诗人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一自然现象,展示了古人对天文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力。诗中不仅提到了具体的日期,还涉及到了古代对天文现象的理解与记载,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天文现象的科学态度和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