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
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
但欲朝仪肃,难求己分安。
衣囊如欲懒,归去老江干。

十月的初一还觉得暖和,穿着夹衣。二月初二雪下得很大,寒气逼人,只好换上单衣。这不仅仅是因为冬天料峭,更因为此时正逢飞雪。只是朝中仪制严肃,我难以脱去这身单衣。想求得内心的安静,却难于实现。想到此,便觉得衣囊沉重,懒得再穿,于是决定回到故乡江边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即二月初一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初春时节的天气变化,从初一开始天气转暖,而到了初五日却突然下起了大雪。诗人以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初春天气变化的无奈以及对于这种变化的内心感受。

首联“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描述了诗人初四日的穿着状况。尚暖表示天气温暖,因此穿上夹衣来保暖;然而到了初五日,天气却开始变冷,于是又换上单衣以御寒。这里通过对比初四日与初五日的温度变化,突出了初春时节天气的多变性。

颔联“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进一步描绘了初六日的天气情况。不仅春天本来就有些凉意,而且此时正值飘雪,使得气温变得更加寒冷。这里的“料峭”形容春天的凉意,而“飞翻”则形象地描述了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

颈联“但欲朝仪肃,难求己分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要遵守朝廷的朝仪,保持肃穆的态度;但是又觉得这样过于束缚自己,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里的“朝仪”指的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的礼仪规定,而“己分”则表示个人的自由和欲望。

尾联“衣囊如欲懒,归去老江干”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决定。他感到厌倦了这种繁琐的朝仪,希望摆脱束缚,于是决定回家休息。这里的“衣囊”指的是衣物和包袱等物品,而“老江干”则暗示了诗人选择回归故乡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时节天气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渴望遵守朝仪,保持肃穆的态度;又希望能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安逸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官员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压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