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事不得去,趋朝愈更难。
谁怜八旬老,日冒五更寒。
指冻怯持笏,腰酸强踞鞍。
细思谁缚汝,只合挂衣冠。

【注释】

朝退:指官员早晨退朝后。谢事,辞去官职的意思。趋朝,指上班办公。去、难:都是困难的意思。谁怜:可同情的意思。八旬老:八十岁的人。冒:顶着,冒着。五更寒:深夜里的寒冷。指冻怯持笏(hù),腰酸强踞鞍(jiān)——形容年迈体衰,行动不便。持笏(hù):拿笏板。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种手板。

【赏析】

这首诗写八旬老人辞官归隐的艰难与辛酸。首二句说:“谢事不得去,趋朝愈更难”,意即辞官不如意,而到朝廷任职又难如登天。“趋朝”指上班办公,是说上班比退休还困难。诗人以夸张手法,把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衰老作了对比,从而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三、四两句“谁怜八旬老,日冒五更寒”,意思是:八旬之人谁人可怜?顶着寒冬仍冒寒风,这是何等艰辛!这一句诗通过描写老人的艰苦处境,进一步突出了辞旧迎新之不易。五、六句“指冻怯持笏,腰酸强踞鞍”,是说:年事已高的人连提着手板的笏都感到害怕;身体虚弱的人只能勉强坐在鞍上(鞍是马颈上的垫子)。这里,“怯”“强”两字,形象地描绘出老人在严寒中颤颤微微的情态和身体软弱无力的困顿之状。最后两句“细思谁缚汝,只合挂衣冠”,是说仔细一想,原来是被那些束缚你的东西捆绑住了啊,只有脱下衣冠才对。这两句语意双关。既指枷锁,也暗指名利、权势等身外之物。“缚汝”、“挂衣冠”是反语,表面看来好像是说,这些束缚你的东西应该放下,其实不然,这是说,这些身外之物正是束缚你的枷锁。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四句写仕途之艰难,后四句写退隐之容易;前半部分写老人之艰难,后半部分写老人之从容。通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