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惭生晚,龙门莫问津。
词场沾剩腹,政地仰洪钧。
古栝杏坛旧,东嘉棠荫新。
九京无馥作,知己更何人。

《王敏肃公挽词》是南宋诗人楼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王敏肃公深厚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楼钥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推崇。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赏析:

首句“贱子惭生晚,龙门莫问津”描绘了诗人自谦而又渴望得到王敏肃公认可的心情。这里的“贱子”表明诗人的谦逊态度,而“惭生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未能早遇明主的遗憾。同时,“龙门莫问津”意味着诗人渴望能被王敏肃公赏识,就如同鲤鱼跃过龙门一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句“词场沾剩腹,政地仰洪钧”中的“词场”指的是诗词创作领域,“剩腹”比喻才华横溢,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生于末世,但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诗词创作上有所成就。同时,“政地仰洪钧”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政治抱负能够得到实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政治抱负,以及他对王敏肃公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古栝杏坛旧,东嘉棠荫新”中的“古栝杏坛”指的是古代的学堂,象征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王敏肃公在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的敬意。而“东嘉棠荫新”则可能是指王敏肃公在地方上的政绩,如东嘉地区的繁荣昌盛。这两句诗强调了王敏肃公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地方治理上的贡献。

第四句“九京无馥作,知己更何人”中的“九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著名城市,这里借指王敏肃公所到之处。诗人通过“无馥作”表达了对于王敏肃公离开后,那些美好时光不再重现的惋惜之情。而“知己更何人”则透露出诗人对王敏肃公这位知己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再难遇到如此知音的无奈与悲凉。

《王敏肃公挽词》不仅展示了楼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他对王敏肃公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楼钥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对王敏肃公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