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声名大,婆娑始遇时。
难兄屏隔坐,令子桂芳枝。
人望还为用,天胡不憗遗。
成蹊堪喻大,堕泪不须碑。
这首诗是汪公挽词。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蚤岁声名大,婆娑始遇时
- “蚤岁”指的是年轻时,”声名大”表示在年轻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婆娑”形容姿态优美、轻盈,这里用来比喻汪公年轻时的风采。”始遇时”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了他。这句诗表达了对汪公年轻时就取得巨大成功的赞赏。
- 难兄屏隔坐,令子桂芳枝
- “难兄”指的是难以匹敌的兄弟,”屏隔坐”可能是指两人之间的竞争或分歧被搁置。”令子”是对儿子的称呼,”桂芳枝”则用来形容儿子的优秀品质或才华。这句诗可能是在说汪公与另一位兄弟的关系复杂,但最终儿子的成就让人称道。
- 人望还为用,天胡不憗遗
- “人望”指的是众人的期望或希望,”还为用”表示仍然得到了重用。”天胡不憗遗”是古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上天为何要抛弃这样的人?这反映了人们对汪公命运的惋惜和不解。这句诗表达了对汪公遭遇不幸的同情和不解。
- 成蹊堪喻大,堕泪不须碑
- “成蹊”指的是留下的痕迹或影响,”堪喻大”表示这些影响非常显著。”堕泪不须碑”则是说不需要建立纪念碑来纪念他的功绩,因为已经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诗可能是在说汪公的功绩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生死,成为了永恒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汪公年轻时的声名和他儿子的成就,以及他对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汪公人生经历的感慨和敬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汪公个人成就的赞扬,也有对其遭遇的同情。通过对汪公人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群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