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注释】

陈文懿公:指唐代的陈子昂。挽词:悼念死者的诗,也称为哀辞、祭文等。文伯:陈文伯,即陈子昂。吏师:官名。义襟:道义的胸怀。天知:上天知道。

至死终无玷:至死也没有污点。

平生:一生。本不欺:本来不欺诈。

在公亡可憾:死了没有遗憾。犹恨哲人萎:仍然遗憾那些贤哲人物的凋零。

【赏析】

此诗是为已故宰相陈子昂而作的。作者对这位有为的官员深表哀悼之情,并希望他在阴曹地府不要留下任何污点,死后仍能保持清白正直的品质。

首联“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是说众人推崇文伯(陈文伯)的才德,但又有谁能够了解作为吏师(官名)的真正面目呢?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辞。

颔联“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是说只有古代的道德典范才有真正的道义之心,而自己的心地却只能由上天来知晓了。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品质的一种自信和表白。

颈联“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意思是自己虽然到了生命的尽头,但生前并没有做出什么玷辱人格的事,所以可以说是一个清白的人;我生平从来没有欺骗过别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行为的肯定与自豪。

尾联“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是说,即使我在担任官职时有过过失,也不会感到遗憾,只是遗憾的是那些贤明之士已经凋零。这既是对友人去世的哀悼,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友人陈子昂的赞颂,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整个时代的忧思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