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笃青箱学,骅骝更着鞭。
半山分近派,岩壑诵新篇。
竹马迎双舄,棠阴忆二天。
黄扉伸谠论,风节尚翘然。
【注释】
王通判挽词:作者为悼念王通判而作的挽联。
世笃青箱学:世代笃志于儒学。笃,专一。指世代家传儒学之业。
骅骝(huáliú)更着鞭:骏马(骅骝,即骅骝)更需鞭策。比喻人应勤勉努力。
半山分近派:王氏家族中有人在半山居住,其子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岩壑诵新篇:在山林岩石之间诵读新诗篇章。岩壑,指山岩洞穴。岩穴间,可读书吟诵。
竹马迎双舄(xù):用竹枝编成的小马,用来迎接两位朋友或宾客,表示热情好客。双舄,指两位朋友或宾客的脚。
棠阴忆二天:在棠树荫下怀念二位友人。意谓在树下思念朋友之情,如同对二人的怀念。
黄扉伸谠论:在黄门官署里发表公正的议论。黄扉,指黄门,皇宫中的门禁。谠论,正直的言论。
风节尚翘然:风骨高洁,气节高尚。尚,依旧、仍然。翘然,挺拔的样子。
【赏析】
王通判是一位才德兼备的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作者对他的逝世表示了哀悼,并撰写了这首挽联来缅怀他的精神风貌。全联以四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王通判的赞美和追忆之情。
第一句“世笃青箱学”,意为世代专志于儒学之业。“笃”字表现了对儒学的虔诚与执着;“青箱”则是古代学者常用的书箱,这里代指学问与知识。这一句展现了王通判家族世代传承儒学文化的传统,也体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厚情感。
第二句“骅骝更着鞭”,比喻人应勤奋努力,不断前进,就像骏马需要鞭策一样。“骅骝”是骏马的美称,象征速度和力量。这一句寓意着王通判在事业上应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后代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奋发向前。
第三句“半山分近派”,意味着王氏家族中有人在半山居住,其子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这里的“近派”指的是家族中的某一流派或学派,而“半山”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代表着王氏家族的发源地或祖居之地。这一句既展现了王通判对家族传统的坚守,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和祖辈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岩壑诵新篇”,描绘了一幅在山岩洞穴之中诵读诗文的场景。岩壑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诵读新诗则代表了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这一句表达了王通判对自然美景和文学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的品味和修养。
最后一句“竹马迎双舄,棠阴忆二天”,描绘了一幅温馨友朋相聚的画面。“竹马”是一种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儿童游戏工具,象征着童年时代的纯真与快乐;“双舄”则是指两位朋友或宾客的鞋。这句诗通过竹马迎双舄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怀念。同时,“棠阴”也指树木茂盛的园林,暗示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树木一般恒久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王通判生平事迹的回忆与赞美,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其逝世的深切痛惜之情,以及对他在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崇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