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注释】
石南:即“石岩”,指岩石。康:石岩的别号,这里指石岩本人。《世说新语》中有“桓公有主簿善文,能言之。乃自作奇文,使仲父(王导)坐上赏之。”石岩是王导的女婿。挽词:悼念死者的诗歌,也称为哀辞。石可转:石岩为人直率刚毅,所以用“挺挺石可转”来形容他的为人。恂恂:恭谨的样子。衣不胜:衣服都承受不住。恂恂:恭谨貌。
平生:生平,一生,这里指石岩的一生。忧国志: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担忧的志向。长夜读书灯:形容石岩勤勉好学的情景。大易窥三古:指《周易》一书包含了上古至今三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大易:指《周易》。窥三古:指研究《周易》。进百能:指学习《周易》,以获得百种才能。
惜哉天不憗:可惜啊,天意不保佑。无复见川增:不再见到江河增加,指国家政治衰败,百姓流离失所。无复见:没有再出现。见:《说文解字注》:“见,古文曰现。”
【译文】
挺挺石岩真可贵,恭恭敬敬衣服穿不了。
平生忧虑国事志,长夜勤勉读书灯。
《周易》一书包含上古至今三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学习《周易》,以获得百种才能。
可惜啊,天意不保佑,不再见到江河增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石岩的挽诗。石岩为晋代名将王敦的女婿,他性格直率刚毅,为政清廉,深得时人敬重。王敦谋反作乱,石岩多次劝谏无效,最后被害。这首诗就是诗人对石岩的悼念之作。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诗人首先描写了石岩的外表和气质。石岩为人正直、坦荡、刚毅而又有礼,所以用“挺挺石可转”来形容他的为人。“恂恂”则是指石岩恭敬谨慎的样子。“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这两句写石岩的生平和他勤奋好学的性格。石岩一生都怀着忧虑国家大事的志向,在长夜里勤勉地读书,孜孜不倦。这两句既写出了石岩的志向,又写出了他的性格,表现了他一生勤勉好学的精神风貌。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这两句是说,《周易》这部书包含了上古以来三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学习《周易》,就可以获得百种才能。这是对石岩学习《周易》的一种评价和鼓励。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这是说,只可惜天意不保佑,不能再看到国家的江河日益壮大了。这里既是对石岩不幸遭遇的惋惜,也是对他忠诚耿耿的赞美和歌颂。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上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如“挺挺石可转”一句,既写出了石岩的为人坦荡、正直,又突出了他坚毅、刚强的气质;“恂恂”一词则既表现了石岩恭谨谨慎的品格,又显示出他的温文尔雅的气质;“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二句则写出了石岩勤勉好学的品性,以及他在长夜里读书的情景;“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二句则表现了他对《周易》的学习态度和收获。
整首诗虽然只是对石岩个人的颂扬,但诗人通过对石岩的刻画,表现出了深厚的友情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