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
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
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
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

赵路铃挽词

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

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

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

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

注释:

  • 诸父论交久:诸位长辈的友情深厚,已经讨论很久了。
  • 忘年许与盟:虽然年龄不同辈分,却以朋友相称,互相许下盟约。
  • 登山陪蹑屐:一起登山时,我陪着他们穿行在山路上。
  • 泛月共飞觥:一起在月光下畅饮。
  • 来往开三径:往来之间开辟出三处小路。
  • 安闲羡一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羡慕这样的生活。
  • 山深凄薤露:山中深处,凄凉地吹起了薤叶的露水。
  • 愁忆醉歌声:因愁绪而怀念那悠扬的酒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之诗,通过对友人的缅怀和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诸父论交久”,表明与诸父之间的友谊已久,这种深厚的友情是值得珍惜和纪念的。这里的“交”字,既指友情,也隐含了师生、战友等多重关系。

第二句“忘年许与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谊超越了年龄界限,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彼此间的默契和承诺如同盟誓一般坚定。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通过“登山”、“泛月”等动作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

第五句“来往开三径”,则巧妙地运用了“三径”这一典故,意指通往幽静之地的三条小路。这里既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之路,也暗示了他们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生活状态。

末句“安闲羡一生”,则是对整个人生境界的升华。它不仅仅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羡”,既是羡慕之情的表达,也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一句“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它不仅描绘了山中凄清的氛围,还通过“愁忆”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而“醉歌声”则成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回忆美好时光的象征,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割舍的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