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丹丘去,相逢意气倾。
楼前巾子秀,山下育泉清。
敬梓情逾厚,交梨论益明。
凄凉千古意,潮落又潮生。

诗句解析:

  1. 伊昔丹丘去,相逢意气倾。(此去兮,丹山之巅,相逢时,意气风发)
  • 伊昔:此处指的是过去,伊指代“我”。
  • 丹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也指山名。
  • 去:离开。
  • 相逢:相遇。
  • 意气倾:形容双方情感激昂,志趣相投。
  1. 楼前巾子秀,山下育泉清。(楼下的巾帼秀丽,山下的泉水清澈)
  • 楼前:指某地之楼上。
  • 巾子:通常指妇女的头巾,这里比喻为女性的美丽。
  • 育泉:育,生养;泉,泉水。
  • 清:清澈。
  1. 敬梓情逾厚,交梨论益明。(敬竹之情深厚,交梨之论愈发明晰)
  • 敬梓:对竹子的敬重之情。
  • 逾:超过。
  • 交梨:两片并列的梨子,比喻友情或讨论。
  • 论益明:论述愈发明确。
  1. 凄凉千古意,潮落又潮生。(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到凄凉,潮起潮落,循环往复)
  • 凄凉:悲凉、寂寞。
  • 千古意:千年流传的感慨与意义。
  • 潮落又潮生:比喻世事如潮水般不断更替,有起有落。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在丹丘之上,相逢之时便意气相投,彼此情感澎湃,犹如春日里盛开的鲜花。我们在楼前的相遇,如同女子头上的巾帼一般美丽动人;而山下的泉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对竹子的敬仰之情深厚,如同交梨一样清晰明了。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感受到千年的沧桑,仿佛潮水的涨落,生生不息。

赏析:
蒋慈溪的《蒋慈溪挽词》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抒发了对友情、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怀念与感慨。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