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馀枯蘖尚栖苴,催促征夫趁晓鸦。
细路缭山穿乱石,轻舆掠树得飞花。
柔桑弥望两三里,修竹深藏四五家。
径处不容行客恋,可怜一步一天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逐句解释,最后给出赏析。此题属于全诗内容理解类题目,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诗的标题“早行”来看,应该是写旅途中的见闻感受。
首联“水馀枯蘖尚栖苴,催促征夫趁晓鸦。”第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水边剩下的枯草上仍有几株小草,还长着几丛野草。第二句的意思是说:我催促那些正在赶路的士兵,趁着早晨的乌鸦叫声。这两句写景,渲染了旅途艰辛。“水”“余”“枯”“蘖”等词语写出了荒凉凄冷的景象;“催”、“趁”、“鸣”等词写出了旅途的艰苦。颔联“细路缭山穿乱石,轻舆掠树得飞花。”意思是说:曲折的小道绕过青山穿过乱石头,轻快的车轿掠过树林飞落花瓣。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沿途的风景。“细路”、“缭山”、“穿乱石”、“轻舆”、“掠树”“得飞花”等词语写出了旅途的艰险。颈联“柔桑弥望两三里,修竹深藏四五家。”“柔桑”指的是柔柔的桑林,这里指田野。“修竹”是指修长的竹子,此处指竹林。“弥望”“三四”“四五”分别写出景物的远近、大小。“柔桑”与“修竹”相衬,形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尾联“径处不容行客恋,可怜一步一天涯。”意思是说:小路尽头不允许旅客留恋,可惜一步就是天涯。尾联是诗人对前文描写的总结感慨。“径处”指的是路的尽头,“怜”字写出了诗人对行者的同情与关怀。“天涯”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行者的关切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全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旅途辛苦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答案】
水馀枯蘖尚栖苴,催促征夫趁晓鸦。细路缭山穿乱石,轻舆掠树得飞花。柔桑弥望两三里,修竹深藏四五家。径处不容行客恋,可怜一步一天涯。
赏析:
首联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出水边景色:水边的草木已经枯萎,但依然顽强的生长着几株小草,它们还长着几丛野草。诗人接着写到鸟儿们开始啼叫,诗人催促那些正在赶路的士兵,趁着早晨的乌鸦叫声。这是对环境描写,渲染了旅途艰辛。颔联写景。“曲折的小道绕过青山穿过乱石头”,写出了沿途艰难的道路。“轻快的车轿掠过树林飞落花瓣”,写出了路上风景优美。颈联写景。“柔桑”指的是柔柔的桑林,这里指田野。“修竹”是指修长的竹子,此处指竹林。“弥望”“三四”“四五”分别写出景物的远近、大小。尾联是诗人对前文描写的总结感慨。“径处不容行客恋,可怜一步一天涯。”意思是说:小路尽头不允许旅客留恋,可惜一步就是天涯。尾联是诗人对前文描写的总结感慨。“径处”指的是路的尽头,“怜”字写出了诗人对行者的同情与关怀。“天涯”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行者的关切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全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旅途辛苦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