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归来上粉闱,只今一节又何之。
乐天好句追长庆,元亮高风挹义熙。
我恨别多仍会少,君虽去速岂来迟。
闽山荔子熏晴昼,莫惜登临剩赋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卢国华提刑所寄的韵,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首句“持节归来上粉闱”,意思是带着节杖回归到京城中,进入朝廷的官场。这里的“粉闱”指的是朝廷的官员,象征着官职和地位。
第二句“只今一节又何之”则是说现在又要回到那个职位上,但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和决心了。这里的“何之”是指去哪里,表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接下来两句“乐天好句追长庆,元亮高风挹义熙”,分别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典故。白居易被誉为“诗魔”,他的诗句优美动人,被后世传颂;而王安石则以他的改革精神,开创了新的政治局面,被视为“变法英雄”。诗人在这里赞美两位历史人物的才华和风范,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句“我恨别多仍会少”,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对相聚的渴望。这里的“别”指的是离别,“会少”则暗示了相见的机会不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期盼。
第四句“君虽去速岂来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里的“君”指的是友人,“去速”指的是离去的速度很快,而“岂来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否再次见到友人的担忧。
最后一句“闽山荔子熏晴昼,莫惜登临剩赋诗”,则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这里的“闽山荔子”指的是福建产的荔枝,而“登临”则意味着登上高处,眺望远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他也鼓励朋友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应该尽情地创作诗歌,以此来纪念这段美好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