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冲雪过溪桥,流水方东未晚潮。
白里不知梅夺色,青边尤喜麦成苗。
烟深带雨参差下,空阔随风自在飘。
可是忍寒诗更切,故求野路踏琼瑶。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意,然后分析该首诗内容上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该诗的三到五句在艺术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方面的特点以及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来塑造形象的,最后指出其作用。此题注意要逐句进行解读。“笋舆冲雪过溪桥”,竹轿冒着风雪过溪桥。“未晚潮”,指尚未涨潮。“白里不知梅夺色”,梅花虽然洁白,但比不上竹的青翠。“青边尤喜麦成苗”,麦苗青青,分外喜人。“参差下”“自在飘”:形容雨点或雪花随风飘洒的样子。“可是忍寒诗更切,故求野路踏琼瑶。”因为忍受寒冷而作的诗更加深切动人,所以特意寻找了一条小路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景图。诗人冒着严寒,从竹轿中走出,踏上了乡间的小路上。他看见溪桥上空着一溪水,还没有涨潮,而岸边的梅花却傲然开放,与青竹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看到一片片雪花或雨水纷纷扬扬地落下,随风飘荡,不禁想起了自己写的那些因受冷而写得更加深沉的诗篇。于是,他决心去寻找那条美丽的小路,去看看那被冰雪覆盖的美景。全诗以竹轿为载体,展现了一个不畏严寒,敢于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答案】
(1)译文:竹轿冒着风雪过溪桥,溪流正向东奔流没有晚潮。梅花虽然洁白,但比不上竹的青翠。
(2)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景图。诗人冒着严寒,从竹轿中走出,踏上了乡间的小路上。他看见溪桥上空着一溪
水,还没有涨潮,而岸边的梅花却傲然开放,与青竹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看到一片片雪花或雨水纷纷扬扬地落下,随
风飘荡,不禁想起了自己写的那些因受冷而写得更加深沉的诗篇。于是,他决心去寻找那条美丽的小路,去看看那被冰雪
覆盖的美景。全诗以竹轿为载体,展现了一个不畏严寒,敢于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