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吾非不待年,礼经自合许求田。
祇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
富贵鼎来先瞥地,是非衮处独翩然。
鄮峰相对两真隐,共仰元台与大天。
致仕吾非不待年,礼经自合许求田。
致仕:辞官归隐。吾非不待年:我不是没有等到适当的时机就辞职的。
礼经:古代礼仪之书。自合:理应、应当。许:允许、答应。求田:请求田地,指归隐田园生活。
祇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
祇图:只图。径取:直接取得。衣冠:这里指官员的官职。挂:挂着。
不愿:不希望。更寻:再寻求。香火缘:佛教语,意为因修行而得到佛祖的护佑和保佑,也用来比喻人世的缘分。
富贵鼎来先瞥地,是非衮处独翩然。
富贵鼎来:指朝廷赐予的富贵。瞥:一扫而过,形容很快消失。
是非衮处:形容朝廷中是非纷争不断,令人难以置身事外。独自翩然而去。
鄮峰相对两真隐,共仰元台与大天。
鄮峰:古地名,今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相对:相互对立。两真隐:两个真实的隐居者。
元台:古代祭坛名,这里指祭祀天地的地方。大天:指天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退休后所作,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中用“致仕”、“致仕”等词汇,表明了作者已经辞官归隐。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屑,认为应该追求田园生活和自然的宁静。在诗的下阕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他不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了喧嚣的世界。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最后,诗人再次提到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并表示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